[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茶叶茶氨酸的物料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5620.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龙伟岸;金慧罡;殷梦龙;饶昆;范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德生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7/06 | 分类号: | C07C237/06;C07C231/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茶叶 氨酸 物料 预处理 方法 | ||
一种用于制备茶叶茶氨酸的物料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车间收集的茶多酚废液加以稀释,调节物料的pH值偏碱性,再进行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处理。本发明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设备投资少,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以有效解决物料调酸出现沉淀的麻烦,进而保证后续茶氨酸制备柱层析过程的稳定、顺畅;茶叶茶氨酸回收率达94%以上,这对改善茶叶茶氨酸产品质量,提升茶氨酸相关产品开发规模和深度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中茶氨酸的分离纯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茶氨酸制备前物料的除杂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014年7月,茶叶茶氨酸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它是茶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比例50%以上,在茶叶中含量约为1%~2%。这是一种集降血压、改善认知、缓解焦虑和提高免疫力的天然功能因子。
目前,茶氨酸生产,主要有体外酶法合成、茶叶中提取纯化分离、微生物发酵制备和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法。其中,从茶叶中提取纯化最直接,并且更能保证茶氨酸原有的天然化学性质和有效、安全的功能属性。
虽然,关于其分离纯化的研究报告很多,但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诸多工艺难点,比如,前处理繁琐、易氧化、难脱色、不澄清、有异味及回收率低等,都会造成其实际生产成本增高,因此,这一天然活性因子并未得到合理充分的开发和应用。
在茶叶茶氨酸制备生产工艺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采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纯化处理,并且在进行柱层析之前,物料还需要进行调酸处理以保证目标成分能够有效的与树脂上的键合基团进行离子交换以达到吸附目的。但物料在调酸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沉淀,影响目标成分吸附及堵塞层析柱,阻碍此工序顺利进行。这就要求物料调酸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降低沉淀杂质带来的严重损害。
现有技术,在对物料前处理中,主要包括絮凝离心(壳聚糖等絮凝剂)、超滤除杂(10000Da)、陶瓷膜过滤等预处理方法。
CN1325468C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壳聚糖溶液作为絮凝剂与物料产生絮凝反应,再通过离心除去沉淀。虽然,壳聚糖有一定絮凝效果,但其价格昂贵,絮凝效果有限,并且增加了离心设备投入,产品生产成本较高。
CN101020649A公开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对物料做超滤处理,滤清液再过D301-G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后的物料经浓缩后再调酸上柱。超滤处理得到的料液虽然澄清度较好,可有效截留大分子杂质,但实际操作过程耗时较长,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增加了生产产品工序步骤,直接导致人工、设备及材料等成本增加,且超滤膜和树脂清洗过程也会增大污水处理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设备投资少,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用于制备茶叶茶氨酸的物料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备茶叶茶氨酸的物料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车间收集的茶多酚废液加以稀释,调节物料的pH值至碱性,再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处理,即成。
进一步,本发明用于制备茶叶茶氨酸的物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1)物料收集:收集车间生产茶多酚产生的废液;
(2)稀释:将步骤(1)收集的废液用水进行稀释;
(3)调pH值(调减):将步骤(2)稀释的废液用碱性溶液调pH值>7,得pH值>7的物料;
(4)柱层析:将经步骤(3)调pH值的物料上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层析处理,脱盐,收集上柱流出液和水洗液。
所述步骤(4)中收集的上柱流出液和水洗液即为待制备茶氨酸的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德生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德生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5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