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25535.6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滔;胡勇;李骞;彭先;赵梓寒;蔡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25;G06F113/08;G06F119/14;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李珂珂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确定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模型;模拟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构建第二模型,第二模型为裂缝模型,且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中的裂缝相同;模拟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将第一流量与第二流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窜流量。该方法提高了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操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提供了准确的窜流量数据,有助于操作人员客观准确地认识油气井的产能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窜流量反映了基质流体向裂缝窜流能力的大小,是研究碳酸盐岩油气藏生产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通常是由操作人员对试井曲线进行分析,得到储层平均窜流能力,但是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分析效率低,会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并且不同操作人员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准确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准确确定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窜流量的方法,有助于操作人员客观准确地认识油气井的产能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
模拟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
构建第二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为裂缝模型,且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中的裂缝相同;
模拟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
将所述第一流量与所述第二流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窜流量。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拟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包括:
对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一流量。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拟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包括:
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施加所述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二流量。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包括固相颗粒、固相颗粒之间的孔隙和裂缝,且所述第一模型由网格构成;所述构建第二模型,包括:
为所述第一模型中的孔隙对应的网格添加第一标记,得到所述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标记表示对应的网格为固相颗粒。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构建所述第一模型,包括:
在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所述固相颗粒,以使添加的固相颗粒之间构成孔隙,得到第三模型,所述第三模型为孔隙模型;
对所述第三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
在所述第三模型中添加裂缝,得到所述第一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5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