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水用水系统、节水用水方法和洗涤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5261.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文武;张海阔;黄开;张磊;陶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1/00 | 分类号: | D06F31/00;D06F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林治辰 |
地址: | 410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水系 方法 洗涤 | ||
本发明涉及节水用水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节水用水系统、节水用水方法和洗涤车。节水用水系统包括清水容器、多个过渡水容器和用水单元,清水容器和用水单元之间通过进水水路连接,多个过渡水容器分别通过进水水路和回水水路与用水单元连接;用水单元能够进行多次用水作业;用水单元除了最后一次用水作业外,用水单元的其他每次用水作业分别对应有各自的用于供水的过渡水容器;用水单元的后一次用水作业排水能够回流到用于向前一次用水作业进行供水的过渡水容器中;用水单元进行最后一次用水作业时,清水容器内的清水能够输送到用水单元。该节水用水系统在清水供应和污水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约用水、并提升用水单元的用水作业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水用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节水用水系统,一种节水用水方法和一种洗涤车。
背景技术
现有洗涤车的车载洗涤系统中主要影响洗涤能力的因素有车载水洗机的洗涤能力、清水的装载量和洗涤排水的收集能力。由于车辆的载重要求,在设计时水洗机的大小、清水箱的容积、污水箱的容积成一定关系相匹配。
目前,车载水洗机洗涤衣物分三个环节:主洗、第一次漂洗、第二次漂洗,主洗时需要添加洗涤剂来清洗衣物上的泥沙等主要污染物,两次漂洗主要是清洗主洗未洗净的其他污染物及残留的洗涤剂。
在实际使用中,主洗:当清水箱有水时,水泵把清水箱的清水泵送至水洗机,水洗机加满水后水泵停止,洗涤开始,主洗完成后将排水排放至污水箱,排放完毕后主洗结束,然后开始第一、二次漂洗,并将每次的漂洗排水继续排入到污水箱。
但是,由于车载能力和结构的限制,车载清水箱容积有限,如果外部不能提供水源,洗涤车会因为缺水导致洗涤能力受限。另外,每次洗涤程序运行后水洗机所排出的水都需排放至污水箱,因此洗涤车通常需加装一个很大的污水箱,以便后续集中处理、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用水系统,该节水用水系统在清水供应和污水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节约用水、并提升用水单元的用水作业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水用水系统,该节水用水系统包括清水容器、多个过渡水容器和用水单元,其中,所述清水容器和所述用水单元之间通过进水水路连接,多个所述过渡水容器分别通过进水水路和回水水路与所述用水单元连接;所述用水单元能够进行多次用水作业;其中,所述用水单元除了最后一次用水作业外,所述用水单元的其他每次用水作业分别对应有各自的用于供水的过渡水容器;所述用水单元的后一次用水作业排水能够回流到用于向前一次用水作业进行供水的过渡水容器中;所述用水单元进行最后一次用水作业时,所述清水容器内的清水能够输送到所述用水单元。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水单元除了最后一次用水作业外,用水单元的其他每次用水作业分别对应有各自的用于供水的过渡水容器;用水单元的后一次用水作业排水能够回流到用于向前一次用水作业进行供水的过渡水容器中;用水单元进行最后一次用水作业时,清水容器内的清水能够输送到用水单元。这样,除了第一次用水作业排水作为废水排出之外,其他的每个后一次用水作业排水都能够回流到对应的过渡水容器内以作为前一次用水作业的供水,这样,在清水供应和污水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增加用水作业的次数,使得完成一个全部的用水作业程序时排放的污水更少,从而提升了节水效果,相应地,就可以减小污水箱的容积,相应地增加清水容器的容积。
进一步地,每个过渡水容器和用水单元之间的回水水路上分别设置有缓存水容器,用水单元的除第一次用水作业排水之外的其他每次用水作业排水先缓存在与每次用水作业排水对应的缓存水容器,并在该对应的缓存水容器达到预设水位线或预设缓存量或预设时间时,对应的缓存水容器内的用水作业排水回流到对应的过渡水容器内。
更进一步地,各个缓存水容器为同一个缓存水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水路上设置有回水过滤装置;和/或,所述进水水路上设置有进水过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5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