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863.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陈汇川;雷鹏;王伟;陶家兵;张萍;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B60R25/25;B60R25/20;B60R2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王肖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x 联网 技术 车辆 防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防盗模块、智能车载单元、智能路测单元以及后台服务中心;在车辆熄火断电后的预定时间内启动;智能车载单元用于在车辆重新启动后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以及对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在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以及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的情况下,防盗模块解除工作状态;在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不成功的情况下,智能车载单元发送预报警信号至后台服务中心。该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PKES易受到中继攻击,使用中继信号欺骗车辆,从而达到窃取车辆的目的,造成车辆的防盗性能无法保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2X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的车辆防盗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要求的提高,车辆防盗技术应运而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客户对车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智能钥匙的便捷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智能无钥匙进入系统,简称PKES(PASSIVE KEYLESS ENTER SYSTEM),是指车辆与智能钥匙之沟通可通过车辆发出低频讯号,而智能钥匙接收到低频讯号后回传高频讯号,经由讯号内的认证机制来达成双向沟通并启动车辆的技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PKES易受到中继攻击,在正常的情况下,当车辆使用者关闭车辆外出办事时,第三方可使用中继信号欺骗车辆,使得车辆误认为使用者已发出车辆启动信号而执行车辆启动,从而达到窃取车辆的目的,造成车辆的防盗性能无法保证。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利用V2X车联网技术,以提高安全性的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和方法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PKES易受到中继攻击,在正常的情况下,当车辆使用者关闭车辆外出办事时,第三方可使用中继信号欺骗车辆,使得车辆误认为使用者已发出车辆启动信号而执行车辆启动,从而达到窃取车辆的目的,造成车辆的防盗性能无法保证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利用V2X车联网技术,以提高安全性的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防盗模块、智能车载单元、智能路测单元以及后台服务中心;
所述在车辆熄火断电后的预定时间内启动;
所述智能车载单元用于在车辆重新启动后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以及对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其中,
在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以及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所述防盗模块解除工作状态;
在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不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发送预报警信号至所述后台服务中心,所述后台服务中心向指定的车辆所有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授权信息;其中,
在所述授权信息通过的情况下,所述防盗模块解除工作状态;
在所述授权信息未通过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向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发送防盗求救指令,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将所述防盗求救指令发送至指定范围内的其他车辆的智能车载单元以及向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反馈警告信息。
优选地,智能车载单元包括:
智能车钥匙识别模块,用于根据RFID无线射频技术对所述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主驾驶位上的人员的人脸信息,以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
优选地,智能车钥匙包括:低频接收单元、第一存储单元和高频发射单元;
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模块包括:低频发射单元、第二存储单元和高频接收单元;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