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24124.5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琴;王静刚;慎昂;樊林;刘小青;朱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C08G63/7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丽华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耐热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摩尔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2,5-呋喃二甲酸或其酯化物 100份;
环二醇 5-60份;
二元醇 125-150份;
酯化或酯交换催化剂 0.01-0.5份;
缩聚催化剂 0.01-0.5份;
添加剂 0.02-0.8份;
所述环二醇选自异山梨醇和环己二醇的混合物;
所述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和2,2-二甲基-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二醇为摩尔比为1:(0.1-10)的异山梨醇和环己二醇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己二醇选自1,2-环己二醇、1,3-环己二醇和1,4-环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或酯交换催化剂选自锌系催化剂、锰系催化剂和钛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聚催化剂选自钛系催化剂、锡系催化剂、锑系催化剂和锗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选自稳定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选自磷酸、亚磷酸、次亚磷酸、焦磷酸、磷酸铵、磷酸三甲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及/或,
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摩尔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2,5-呋喃二甲酸或其酯化物 100份;
异山梨醇 25-30份;
环己二醇 25-30份;
二元醇 130-150份;
酯化或酯交换催化剂 0.01-0.5份;
缩聚催化剂 0.01-0.5份;
添加剂 0.02-0.8份。
9.一种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2,5-呋喃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环二醇和二元醇,得混合物;
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酯化或酯交换催化剂,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制备第一中间产物;
向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中加入缩聚催化剂和添加剂,进行缩聚反应,制备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
所述2,5-呋喃二甲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份数为100份;环二醇的摩尔份数为5-60份;二元醇的摩尔份数为125-150份;酯化或酯交换催化剂的摩尔份数为0.01-0.5份;缩聚催化剂的摩尔份数为0.01-0.5份;添加剂的摩尔份数为0.02-0.8份;
所述环二醇选自异山梨醇和环己二醇的混合物;
所述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和2,2-二甲基-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基耐热增韧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或酯交换反应的工艺参数为:于140℃-230℃下反应1h-8h;及/或,
所述缩聚反应的工艺参数为:于200℃-300℃、真空度低于100Pa下反应1h-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1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