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测距式动态检测皮带跑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3799.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曾飞;赵玉凯;胡文祥;宋杰杰;刘欣;陈颖;高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43008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测距 动态 检测 皮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测距式动态检测皮带跑偏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激光扫描仪、串口处理器、测速传感器、单片机、上位机;激光扫描仪固定安装在运输皮带边缘的侧边,安装距离满足皮带跑偏的误差范围,同时激光扫描测距设备的扫描面垂直于皮带的水平面和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由串口处理器发送至以太网实现远程传输;测速传感器固定在带式输送机上行托辊中心轴上,与托辊同轴旋转;带速数据由单片机采集并经由GSM/GPRS模块传输至远程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检测系统测量数据,实时计算。本发明可以动态检测皮带跑偏,便于发现皮带跑偏的初始位置,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对物料分布测定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测距式皮带跑偏检测系统,属于激光测距和通讯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物料短途运输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农业、食品、烟草等生产行业。输送带是输送系统的关键设备,它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到生产作业。输送带的跑偏是带式输送机的最常见故障,对其及时准确的处理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引起物料倾洒或带边磨损,这将直接影响输送带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煤炭运输线停运,影响安全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输送带跑偏问题,严重阻碍着带式输送机的发展,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相关领域的注意,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研究解决措施。
皮带跑偏是运输皮带作业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故障,其危害性极大,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皮带跑偏引起系统故障,易造成设备主要部件的非正常损坏;皮带跑偏造成的物料洒落容易形成安全隐患。所以及时、准确地检测皮带跑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皮带跑偏检测主要的方法是使用跑偏检测开关,即行程开关。使用时将行程开关成对安装于输送机头部或尾部,当皮带跑偏时皮带边缘接触压迫行程开关触头产生移动触发报警。跑偏检测开关是机械式开关,采用接触式检测方式,当其应用于如煤矿井下等较为恶劣的生产环境时,极易被煤尘、泥污、油泥等影响,易发生误报、漏报等故障。因此,跑偏检测开关的故障率较高、自动化程度偏低、生产效率较低。另外,基于激光对输送带跑偏检测,检测的方发是激光固定不动,这样的检测方法不能对输送带跑偏实施动态检测,对于输送带的局部跑偏无法检测。因此,探索一种可以动态检测皮带跑偏的方法,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准确、工作性能优异的激光测距式动态检测皮带跑偏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激光测距式动态检测皮带跑偏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带式输送机、激光扫描仪A、串口处理器C、测速传感器I、单片机F、上位机H;激光扫描仪A固定安装在运输皮带边缘的侧边,安装距离满足皮带跑偏的误差范围,同时激光扫描测距设备的扫描面垂直于皮带的水平面和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由串口处理器C发送至以太网实现远程传输;测速传感器I固定在带式输送机上行托辊中心轴上,与托辊同轴旋转;带速数据由单片机F采集并经由GSM/GPRS模块传输至远程上位机;上位机E根据检测系统测量数据,实时计算,实现在线皮带跑偏精准检测;上位机与报警器连接。
检测方法为:
步骤1:初始化:令垂直输送带运行方向为X轴方向,输送带运行方向为Y轴方向,垂直于输送带和地面方向为Z轴方向,激光扫描仪A采集当前帧变量k=1,N为激光扫描仪A在单位时间T内采集截面轮廓数量,由单位时间T和激光扫描仪扫描频率f确定其大小(N=T·f);从带速检测装置获取实时带速v(t);
步骤2:启动激光扫描仪A工作后,上位机接收并记录单位时间T内的激光扫描仪A扫描的轮廓信息数据;
步骤3:根据当前帧变量k的值,将单位时间T内所有帧的扫描的轮廓信息数据储存并上传到上位机,并进行直角坐标转换;同一帧激光扫描的轮廓在地面和输送带跑偏的截面,X轴的坐标都为0;
Y坐标与激光扫描仪得出的数据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型低压电线电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叠片式电池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