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e,M)1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3456.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晶;赵惠琨;姚旻皓;徐锋;缪雪飞;邵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053 | 分类号: | H01F1/053;H01F41/00;B22F1/02;B22F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 base sub 12 | ||
1.一种R(Fe,M)12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面镀覆Cu的R(Fe,M)12磁粉装入模具,在温度500℃~900℃、压力50MPa~100MPa热压1~10分钟,再在温度600~1000℃、压力100MPa~200MPa进行热变形,得到主相为R(Fe,M)12硬磁性相,晶界为富Cu相的热压热变形永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镀覆Cu的R(Fe,M)12磁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按照化学计量原子百分比R(Fe,M)12配料,配料时稀土元素过量5-20%;
步骤(2):将R(Fe,M)12的合金原料进行感应熔炼,并浇注在水冷铜辊上,得到R(Fe,M)12快淬合金;
步骤(3):将R(Fe,M)12快淬合金通过机械破碎、球磨或气流磨后得到微米级超细磁粉;
步骤(4):将微米级超细磁粉浸泡于含硫酸铜镀液中,并真空烘干得到表面镀覆Cu的R(Fe,M)12磁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Fe,M)12中的稀土元素R为Y,Pr,Sm,Nd,Tb,Pn,Eu,Gd,Ho,Er,Dy,Tm,Yb,Lu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多种元素;M为Sc,Ti,V,Cr,Mn,Co,Ni,Cu,Zn,Ga,Al,Si,Ge,Nb,Mo,Sn,Sb,Ta,W,Bi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配料所需要的稀土元素为纯度大于99.5%的稀土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熔炼的方法具体为:将配好的R(Fe,M)12合金原料放入熔炼炉中,在真空度达到10-2Pa以上时开始加热,待真空度再次达到10-2Pa以上后停止抽真空并冲入Ar气,当炉内气压达到-0.05MPa时,将熔炼炉功率调整至熔炼功率进行熔炼,待合金原料全部熔化后再搅拌5~10min,精炼结束后将合金液体浇注在线速度为1~2m/s的水冷铜辊上,得到快淬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微米级超细磁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得超细磁粉浸泡于硫酸铜镀液,镀液浓度优选0.1~1mol/L,浸泡时间优选1~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热变形速率优选为0.1mm/s~0.5mm/s。
9.一种R(Fe,M)12型的稀土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4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固废高效回收装置
- 下一篇:具有预过滤器组件的吸尘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