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23431.1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贞;梁日高;殷秀芳;吴有荣;樊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4;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潘静 |
| 地址: | 52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相思 高效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涉及造林工程领域,该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以杂交相思优良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种植密度、施肥种类、修枝等关键环节,开展杂交相思人工林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技术,并通过开展杂交相思种植对改变土壤、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评价杂交相思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采用不炼山、空带打穴等对林地环境影响较小、不同于以往的整地方式进行备耕整地,并根据杂交相思生物学特性,探讨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杂交相思速生丰产林的高效栽培技术,为杂交相思推广种植提供技术保障,促进地方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的长效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林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相思具有速生、成林快、材质好、可生物固氮和涵养水源等优点,目前主要应用于在荒山、贫瘠地区造林以及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等造林工程中。杂交相思是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种的较具发展潜力的速生用材树种,其作为短周期速生用材林的重要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尚处于空白。
由于杂交相思的自然整枝能力不及桉树,不同的修枝方式对其生长早期的胸径、树高以及蓄积量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杂交相思不同的种植密度、不同肥料对杂交相思林木生长早期的胸径、树高以及蓄积量的影响是否显著,为目前杂交相思栽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
S1、选择种苗:根据栽培的面积选择适量的优质无性系种苗;
S2、精细整地:无需炼山,根据相思种苗栽培的位置采用空带打穴的方式开出对种苗栽培的穴,空带打穴的穴内尺寸为2.5×2.5m、2.0×3.0m、3.0×3.0m,并对穴内通过药剂除草;
S3、精心施肥:S2中开出的穴内施入适合相思种苗生长的基肥,通过基肥促进相思种苗生长;
S4、种植:将相思种苗垂直,使相思种苗的根部放置于S2开出的穴内,对穴内充填对相思种苗根系固定的土壤,将相思种苗固定在S2开出的穴内;
S5、后期培育:根据相思种苗生长过程中的需要,对相思种苗施肥、不施肥以及修枝、和不修枝分开操作;
S6、种苗种植生长状态检测:对S5步骤中施肥、未施肥、修枝、未修枝的相思种苗取样进行生长因子数据测定,对其数据进行分析;
S7、选择最佳培育方式:根据步骤S6中分析出的数据,选择出最佳相思种苗的栽培技术体系;
S8推广造林:通过S7选择出的最佳相思种苗的栽培技术体系对需要种植的造林工程进行推广造林。
S1-S7步骤中栽培种苗为在同一栽培地进行栽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不炼山、空带打穴等对林地环境影响较小、不同于以往的整地方式进行备耕整地,并根据杂交相思生物学特性,探讨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杂交相思速生丰产林的高效栽培技术,为杂交相思推广种植提供技术保障,促进地方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的长效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杂交相思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
S1、选择种苗:根据栽培的面积选择适量的优质无性系种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