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液晶电视的可折弯机顶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23347.X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海;蔡宁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Q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液晶电视 折弯 机顶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新一代液晶电视的可折弯机顶盒,涉及电视设备技术领域。该适用于新一代液晶电视的可折弯机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盒体的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盒体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盒体的一侧开设有收音孔,所述盒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盒体内部靠近收音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集音管。该适用于新一代液晶电视的可折弯机顶盒,能够使机顶盒进行折弯,使其更好地适用于现在的液晶电视,且摆放更加美观,也减缓了连接线的折弯受损,能够利用电视产生声音来加快机顶盒内部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够更好地进行散热,减缓了机顶盒的老化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液晶电视的可折弯机顶盒。
背景技术
机顶盒是一个连接电视机与外部信号源的设备,它可以将压缩的数字信号转成电视内容,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机顶盒和电视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且为了方便遥控对于机顶盒的操控,需要将机顶盒的显示屏朝前进行放置,方便接收信号,而之前都是将机顶盒直接放置在电视机的上方,而随着液晶电视的出现,电视的厚度已经无法满足机顶盒的摆放,且现在的电视为了美观,也越来越多的直接安装在墙面上,没有地方可以摆放机顶盒,同时也使得机顶盒的摆放影响整体的美观,且传统机顶盒的插头均固定安装在后侧,在插接时连接线的接头会出现折弯,加剧了连接线的损坏,且机顶盒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热的现象,而传统的散热方式只是在盒体的侧面开设散热孔,散热效果差,加剧了机顶盒的老化和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液晶电视的可折弯机顶盒,能够使机顶盒进行折弯,使其更好地适用于现在的液晶电视,且摆放更加美观,也减缓了连接线的折弯受损,能够利用电视产生声音来加快机顶盒内部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够更好地进行散热,减缓了机顶盒的老化和损坏。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液晶电视的可折弯机顶盒,包括盒体、显示屏、限位板、滑杆、收音孔、散热槽、集音管、圆弧板、振动片、弹簧、油液、气筒、活塞杆、波纹橡胶板、插头、连接座、滑块、传动杆、挤压板、连接杆、液晶电视、排线。
其中:
所述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盒体的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盒体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盒体的一侧开设有收音孔,所述盒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盒体内部靠近收音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集音管,所述集音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集音管内部圆弧板远离收音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振动片,所述振动片与圆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集音管远离收音孔一侧的内部填充有油液,所述盒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集音管与气筒之间插接有活塞杆,所述盒体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波纹橡胶板,所述盒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插头,所述盒体右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弹性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座内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与滑块之间传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卡接有液晶电视,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线。
优选的,所述盒体为两截式设计,且相邻侧的底部转动连接,使得盒体自身可以进行弯折。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对称分布在盒体转动连接处的前后两侧,且所述限位板的外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限位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滑杆的外围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使得盒体能够进行更加稳定的弯折,且通过紧固螺母的拧紧,能够对弯折的角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收音孔和散热槽的组合共有两组,在盒体的前后两侧交错分布,且单组所述收音孔和散热槽相互对齐,使得盒体的内部能够交叉散热。
优选的,所述集音管呈圆锥状,且所述油液充满在振动片与活塞杆之间,能够对声音进行更好地集中。
优选的,所述集音管靠近气筒的一端连通有毛细管,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分别位于毛细管和气筒的内部,因此,当振动片产生轻微的波动时,就是使毛细管内部的油液产生明显的移动,进而推动活塞杆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3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