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设计红外相变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2757.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詹耀辉;章新源;戴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融睿纳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设计 红外 相变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设计红外相变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定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的种类,以及确定内层和外层的层数及其厚度范围;
步骤b、利用米氏散射的传递矩阵算法分别制作不同材料组合对应的数据集,每组材料组合的每层厚度随机分布;
步骤c、确定DNN网络超参数,基于GPU对数据集进行DNN网络训练;
步骤d、根据分类结果中光谱的响应特征,确定合适的材料进行下一步设计;
步骤e、训练优化合适材料对应的子网络,根据子网络设计结构参数;
步骤f、得到材料和结构的具体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设计红外相变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内外层材料结构选择2层、4层或者6层的结构,每层厚度定义在3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设计红外相变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选择外层相变材料低温和高温下的两种介电常数作为数据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设计红外相变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DNN网络输入层是光谱的离散值点,波段是1000-3000nm的红外波段,每5nm作为一个间隔,一共有401个离散点,输出的分类层分别代表不同的内层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设计红外相变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首先预训练光谱响应作为输入且材料作为输出的分类网络,输出层采用独热编码的形式,然后在得到网络之后,在输入层加入目标光谱响应,在输出层得到一种经网络筛选后最合适的金属层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来设计红外相变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子网络输入是光谱Y0,输出则是每一层的厚度值,过最终网络预测出的结构结果带入正向网络中得到正确的预测光谱Y1,再把均方差公式得到Y1与Y0的loss值,判断具体几层的结构参数能得到更小的los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融睿纳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融睿纳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7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