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22566.6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安;刘传君;罗明;庄宪;李志远;郭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6 | 分类号: | H01M10/46;H01M10/4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解瑛 |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电池包,包括:
电池组件;
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相配合,以使得外界电源为所述电池组件充电;以及
放电组件,所述放电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电池组件为用电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组件包括放电线圈以及与所述放电线圈相配合的放电整合模块,以使得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放电组件非接触式地输出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整合模块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件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放电线圈连接;所述充电组件包括与外界电源相配合的导电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整合模块还包括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件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圈以及与所述充电线圈相配合的充电整合模块,以使得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充电组件非接触式地接收电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整合模块包括充电整流电路;所述充电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线圈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整合模块还包括变压电路;所述变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圈、放电线圈为同一个或同一组线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设置有模式切换按钮;当所述模式切换按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线圈与所述充电整合模块相配合;当所述模式切换按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线圈与所述放电整合模块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设置有状态显示灯;当所述电池包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状态显示灯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电池包处于放电模式时,所述状态显示灯处于第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以及垂直于所述顶壁的侧壁,所述顶壁、底壁以及侧壁围设形成收容腔以收容所述电池组件;所述顶壁、底壁、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线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线圈的数量不小于2时,所述线圈串联或并联。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设置有检测所述充电组件或放电组件电流的电流检测单元。
1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设置有与所述充电线圈、放电线圈相配合的隔磁片。
14.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线圈相对应处设置有外设固定架,以辅助固定用电设备。
15.一种电池包使用方法,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组件、充电组件以及放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圈以及与所述充电线圈相配合的充电整合模块,以使得所述电池包通过充电组件非接触式地接收电能;所述放电组件包括放电线圈以及与所述放电线圈相配合的放电整合模块,以通过所述放电组件非接触式地输出电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工作模式;
S2:根据工作模式信息,控制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充电整合模块连接,或者控制所述放电线圈与所述放电整合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5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