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22531.2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4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峰;刘焱鑫;万洪刚;张跃宗;陈新祥;孙建宇;杨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4 | 分类号: | G06Q50/04;G06F16/27;G06F21/60;G06F21/64;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材料 智能化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一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一一对应的;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二流程数据信息;根据第二流程数据信息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N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N流程数据信息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将所有流程数据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实现材料的智能化制造完全具备条件。材料行业在某些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比如自动配料系统、自动码垛系统等。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但在全流程实时监控的基础上的智能制造,目前尚无实际运行的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造材料的全流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差的问题,达到大大提高制造材料的全流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一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一一对应的;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二流程数据信息;根据第二流程数据信息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N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N流程数据信息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将所有流程数据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一流程数据信息;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一一对应的;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二流程数据信息;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流程数据信息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N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N流程数据信息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第一保存单元,所述第一保存单元用于将所有流程数据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智能化制造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一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是与所述第一流程数据信息一一对应的;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二流程数据信息;根据第二流程数据信息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获得制造第一材料的第N流程数据信息;根据所述第N流程数据信息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提高了数据的机密性;并将将所有流程数据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从而提高流程数据储存的安全性。基于区块链信息处理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造材料的全流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差的问题,达到大大提高制造材料的全流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