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糖尿病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22003.7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宋李斌;郭高兴;魏曦;詹光秋;郑建武;颜辉;林祖芳;叶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16H40/67;G16H50/30;G16H80/00;G16H10/6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科技东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尿病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糖尿病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糖尿病管理系统,包括:全院血糖模块,用于对全院患者的血糖进行管理;住院管理模块,用于对各床位的住院患者进行管理;虚拟病区模块,用于其他科室向内分泌科转入血糖控制不佳或需要调糖的患者;门诊居家模块,用于对门诊居家患者进行管理;并发症模块,用于获取并发症筛查设备的筛查数据存储至并发症管理表,生成电子筛查报告;在线咨询模块,用于医患交流;转诊管理模块,用于对转诊患者进行管理;质控管理模块,用于对血糖仪进行质控管理;数据统计模块,用于对住院患者和门诊居家患者进行数据统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尿病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糖尿病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综合疗法中直接起治疗作用的是饮食、运动和药物三要素,因此不仅需要在医院内进行治疗,大部分时间是由患者居家进行血糖的自我管理,即糖尿病的管理分为院内管理和院外管理。
而传统的院内管理仅限于医院挂号、收费、医疗办公等外围环节,即使在部分医院应用到计算机对糖尿病管理,也仅仅是应用电子病历系统记录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流程。传统的院外管理依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能力,然而大部分患者的血糖自我管理处于较低水平、血糖监测不及时、缺少相关指导意见,导致居家血糖患者血糖控制比较困难,进而引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糖尿病管理系统,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进而提升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糖尿病管理系统,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进而提升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糖尿病管理系统,包括:
全院血糖模块,用于通过标准化接口或者中间件获取智能血糖仪测量的血糖值,并基于血糖值对全院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以及高危预警提醒;
住院管理模块,用于手动创建科室以及床位、添加住院患者、从医院信息系统同步住院患者数据、对住院患者进行并发症筛查申请、动态血糖绑定监测、胰岛素泵绑定监测、管理处方制定以及随访制定;
虚拟病区模块,用于其他科室向内分泌科转入血糖控制不佳或需要调糖的患者;
门诊居家模块,用于对门诊居家患者进行新增、分组、档案更新、血糖管理、检验数据记录、动态血糖绑定监测、管理处方制定、随访制定以及订单绑定;
并发症模块,用于通过标准化接口获取并发症筛查设备的筛查数据,将所述筛查数据结构化存储至预先创建的并发症管理表,基于所述筛查数据生成图形化电子筛查报告;
在线咨询模块,用于通过图片、表情、文字或者系统预设文案与患者终端进行在线交流;
转诊管理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上下级转诊管理,展示转入患者列表以及转出患者列表,基于申请医院、患者名称、转诊状态或者申请时间对患者进行筛选,并利用糖尿病分级诊疗指南以及AI技术生成转诊建议;
质控管理模块,用于对智能血糖仪的试纸以及质控液进行质控管理;
数据统计模块,用于对住院患者和门诊居家患者进行患者统计、订单统计、体征达标分析、血压达标分析、血脂达标分析、血糖情况分析、并发症筛查统计、药品使用分析以及虚拟病区数据分析,并图表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全院血糖模块还用于创建一每日血糖监测列表,并将获取的血糖值存储于所述每日血糖监测列表;
所述每日血糖监测列表包括科室、床位、患者姓名、监测时段以及血糖值;所述监测时段包括凌晨、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以及随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二次衍射的外差光栅干涉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易分散乙炔炭黑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