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空滤器海绵的防腐式保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1442.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思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33/00;B32B3/30;B32B3/24;B32B27/06;B32B27/32;B32B27/30;B32B27/36;B32B27/28;B32B27/34;B32B27/12;B01D46/00;C08J5/18;C08L2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滤器 海绵 防腐 保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空滤器海绵的防腐式保护结构,包括加强滤框和海绵基层,疏水加强滤框固定套接于海绵基层的周侧,其特征在于,海绵基层的一侧涂附有粘合胶层,海绵基层的一侧通过粘合胶层黏附有纳米复合防腐涂料,纳米复合防腐涂料的另一侧黏贴有纳米疏水层,纳米疏水层的另一侧黏贴有防腐蚀薄膜,纳米疏水层和防腐蚀薄膜之间设有若干疏水流道,防腐蚀薄膜和纳米疏水层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上述方案,所述防腐蚀薄膜通过对传统薄膜级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进行优改良优化,通过气相法二氧化硅或沉淀法二氧化硅作为环保、性能优异的助剂进行改良,提供了触变性和补强性,同时由于其伸展性还可以提高粘着力,质高价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滤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具体为一种耐腐蚀空滤器海绵的防腐式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器是通过多孔过滤材料的作用从气固两相流中捕集粉尘,并使气体得以净化的设备。它把含尘量低的空气净化处理后送入室内,以保证洁净房间的工艺要求和一般空调房间内的空气洁净度,在空滤器的内部设有多层过滤结构,其中海绵体的滤层极为重要,主要用于对空气进行初级的过滤,阻隔灰层等颗粒型杂质以及部分其他杂质。
海绵通常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另外,也有由海绵动物制成的天然海绵,大多数天然海绵用于身体清洁或绘画,另外,还有三类其他材料制成的合成海绵,分别为低密度聚醚(不吸水海绵)、聚乙烯醇(高吸水材料,无明显气孔)和聚酯,在挑选海绵时,主要以它的触感和弹性为判定的首要因素。具有柔软触感,并且富有延展性,工业生产中使用海棉种类很多,有发泡棉、定型棉、橡胶棉、记忆棉等。
现有的海绵防腐蚀效果一般,使得现有的海绵使用寿命不长,这大大增加的经济成本,传统海绵防腐基本采用改良配剂的方式进行海绵的改性,出现大部分以EVA海绵为代表的优良防腐防水性海绵,改良的方式主要通过乙烯(E)和乙酸乙烯(VA)共聚而制得,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橡胶般的弹性,但改良式海绵结构其透气性低,无法运用至空气过滤器的使用。
因此,现亟需一种耐腐蚀空滤器海绵的防腐式保护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耐腐蚀空滤器海绵的防腐式保护结构,所述防腐蚀薄膜通过对传统薄膜级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进行优改良优化,通过气相法二氧化硅或沉淀法二氧化硅作为环保、性能优异的助剂进行改良,且利用纳米疏水层表面具有自清洁非湿润等特性,可使普通的空滤器海绵内部进行防水处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空滤器海绵的防腐式保护结构,包括加强滤框和海绵基层,疏水加强滤框固定套接于海绵基层的周侧,所述海绵基层的一侧涂附有粘合胶层,所述海绵基层的一侧通过粘合胶层黏附有纳米复合防腐涂料,所述纳米复合防腐涂料的另一侧黏贴有纳米疏水层,所述纳米疏水层的另一侧黏贴有防腐蚀薄膜,所述纳米疏水层和防腐蚀薄膜之间设有若干疏水流道,所述防腐蚀薄膜和纳米疏水层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疏水流道呈竖直状排布于透气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防腐蚀薄膜厚度范围为0.2~0.5毫米;所述透气孔为周边带有纸纤维的非光滑的圆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范围为0.5-1.0毫米;所述透气孔的排列密度范围为3~10毫米×5~10毫米。
优选地,所述防腐蚀薄膜为聚乙烯、聚丙烯、双向拉伸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向氟乙烯、聚丙烯腈、聚酯、聚砜、聚酰胺、醋酸纤维素或硝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防腐蚀薄膜中加入白炭黑,白炭黑的重量含量为5-10%。
优选地,所述白炭黑为气相法二氧化硅或沉淀法二氧化硅,所述聚乙烯为薄膜级聚乙烯,聚丙烯为薄膜级聚丙烯。
优选地,所述纳米疏水层的厚度为20-100微米,所述纳米疏水层上密集分布着若干微米二氧化钛粒子,所述微米二氧化钛粒子的直径大小为2-10微米,所述纳米疏水层表面设有密集分布的微米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思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思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1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