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早强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19370.1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计夫;张峻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青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张峻然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李丹凤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早强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早强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包括以下组分,早强硅酸盐水泥、AE减水剂、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所述混凝土的单位水量180kg/m3,单位水泥量为300~450kg/m3,单位细骨料量为699~853kg/m3,单位粗骨料量为947~979kg/m3,AE减水剂量为2.5~4.32kg/m3,所述混凝土的水灰比(w/c)为40‑60%,砂率为42.8~48.5%。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龄期、成本、塌落度、空气量的变化、强度表现等性质表现较佳,早强水泥所造成的裂缝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早强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影响混凝土龄期的因素问题,是近二三十年来建筑材料研究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后,在其强度达到拆模强度、设计标准强度等之前,其他作业的时间及工序需要等待。几十年如一日,这是公认的事情。另一方面,如果建筑结构主体采用钢结构施工的话,就完全没有必要考虑这个因素。在建设工程中,要想让混凝土龄期和钢材对等,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能够使混凝土略为超快达到强度,即消除“龄期约束”,混凝土施工的自由度就会很大,不但缩短了工期,还会促进相关施工技术的研发。实现这个大命题的基本方针,前提就是首先是混凝土的早强性,至少要超早强,即接近1天的龄期;再者就是改进后的混凝土的价格必须和普通混凝土差不多。
我们已经注意到巧妙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虽然作为“早强流动化混凝土”暂且得到了应用(目前施工现场常用的混凝土),混凝土最短龄期可达7天左右。但是现实问题是,对于塌落度、空气量的变化、强度表现等性质,以及使用早强水泥对裂缝性状的影响也是发明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之后发明人开发出性能更好的高性能AE减水剂为契机,并协同混凝土的合适配方及用量重新进行了一系列基础实验,对混凝土裂纹的等影响也通过了实验检验,因为明确了更快龄期及更加安全为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早强减水混凝土”,正式地利用其同等价格下工期短的特性,更好地普及应用,使超早强减水混凝土的龄期、以及塌落度、空气量的变化、强度表现等性质,以及使用早强水泥对裂缝性状的影响达到了一个最佳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龄期、成本、塌落度、空气量的变化、强度表现等性质表现不佳,以及早强水泥所造成的裂缝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早强减水混凝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早强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早强硅酸盐水泥、AE减水剂、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所述混凝土的单位水量180kg/m3,单位水泥量为300~450kg/m3,单位细骨料量为699~853kg/m3,单位粗骨料量为947~979kg/m3,AE减水剂量为2.5~4.3kg/m3,所述混凝土的水灰比(w/c)为40-60%,砂率为42.8~48.5%。
本发明提供的早强硅酸盐水泥包括以下重量成分比重,氧化镁(MgO)≤5.0%,三氧化硫(SO3)≤3.5%,强热减量≤5.0%,碱含量≤0.75%,氯化物≤0.02%;所述早强硅酸盐水泥控制比表面积为3300cm2/g;所述早强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为,始发45min以上,终结10h以下;所述早强硅酸盐水泥的压缩强度为1天10.0N/mm2以上,3天20N/mm2以上,7天32.5N/mm2以上,28天47.5N/mm2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青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张峻然,未经青岛青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张峻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音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医学装置中可萃取材料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