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帘线放线张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9281.7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4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窦勇;徐海涛;丛宝义;潘雷;刘臣;王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B65H49/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帘线 放线 张力 控制 装置 | ||
一种钢帘线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的外周均匀开设数个通孔,通孔内分别活动设有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仅能够在通孔内背离与靠近第一支撑环的轴线移动,第一弹簧杆固定杆外周的内侧开设外螺纹并螺纹安装丝母,丝母的外周与锥形摩擦轮的内周相连接,锥形摩擦轮靠近第一支撑环内壁的一侧与第一支撑环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根据弧形摩擦块的磨损情况,自动调节弧形摩擦块的位置,使弧形摩擦块与横管之间的摩擦压力大小在适当范围内,从而达到对放线张力的调节,并能够使节弧形摩擦块与横管不同位置交替摩擦,从而延长横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线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钢帘线放线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帘线的重绕作业中,其放线装置中因张力轮的张力的大小而出现的起股等现象,造成收丝不齐,降低了收线轮收线的质量,故而需要控制钢帘线放线张力,一般通过改变线轮转轴转动时的摩擦阻力改变钢帘线放线的张力,需要使用摩擦块与转轴摩擦接触配合,通过改变摩擦块与转轴之间的压力大小,调节线轮转轴转动的阻力,进而控制钢帘线放线的张力,但摩擦块长时间使用磨损后,需要不断调节摩擦块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使用操作繁琐,且摩擦块与转轴同一个位置长时间滑动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转轴磨损较快,进而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发明了一种钢帘线放线张力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帘线放线张力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钢帘线放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的外周均匀开设数个通孔,通孔内分别活动设有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仅能够在通孔内背离与靠近第一支撑环的轴线移动,第一弹簧杆固定杆外周的内侧开设外螺纹并螺纹安装丝母,丝母的外周与锥形摩擦轮的内周相连接,锥形摩擦轮靠近第一支撑环内壁的一侧与第一支撑环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弹簧杆活动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弧形摩擦块,第一支撑环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的内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环形板的外周,第一环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数个第二弹簧杆的一端,第二弹簧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同一个锥形环摩擦轮,锥形摩擦轮能够分别与锥形环摩擦轮摩擦接触传动,锥形环摩擦轮的内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环形板的外周,第一环形板内设有横管,横管仅能够在第一环形板内左右移动,横管的一端穿过第二环形板位于数个弧形摩擦块中间,横管内插接配合设有横杆,横管与横杆通过限位装置相连接,横杆的外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支撑板一侧的上部,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的顶侧,第一支撑环的底侧、第二支撑环的底侧与底座通过数个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的活动杆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一端,伸缩杆另一端的外周铰接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第一弹簧杆的固定杆,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板接触配合,横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同轴的第一锥形夹块外侧,第一锥形夹块内侧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锥形夹块,第二锥形夹块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同轴的电动伸缩杆的一端,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底座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钢帘线放线张力控制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开设于横杆外周内端的环形槽,横杆的外周开设数个第一导向滑槽与数个第二导向滑槽,第一导向滑槽与第二导向滑槽交替分布,且第一导向滑槽左右宽度为第二导向滑槽左右宽度的一半,环形槽的左右两侧依次开设第一导向齿槽、第二导向齿槽,第一导向滑槽的右端与第一导向齿槽、第二导向齿槽、环形槽相连通,第二导向滑槽的右端与第一导向齿槽、第二导向齿槽、环形槽相连通,其中一个第一导向滑槽内配合设有滑杆,滑杆能够分别沿第一导向滑槽、第二导向滑槽、第一导向齿槽、第二导向齿槽、环形槽滑动,滑杆的外端与横管固定连接,横杆的内端与横管内壁的另一端通过弹簧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高分子污泥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自动匀化的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