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8342.8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兴河;李顺利;谭程鹏;范廷恩;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申星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沉积 导向 对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定量地质知识库为约束;S2、应用高分辨率层序进行短期、超短期的基准面旋回划分;S3、在单井上识别隔、夹层;S4、将垂向上不同成因不同期次或者相同成因不同期次的砂体进行区分;S5、进行横向上砂体叠置的组合关系对比。本发明在砂体对比过程中以定量地质知识库为约束,首先在单井上识别典型的隔、夹层,将垂向上不同成因或者相同成因不同期次的砂体区分开来,然后进行横向上砂体叠置的组合关系对比,充分反映沉积作用和微相的变迁,得以更好地为油气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砂体对比是采用岩性对比的方法,砂对砂,泥对泥,这种对比的前提是井距较近,砂与砂对比性很强;但当井间砂体发生相变或井距较远时,这种对比法就存在问题,这种问题从在一些典型对比实例比较常见,例如在加密钻井前发现对比出的主力油层是一连续的砂层,钻井加密后发现主力油层在加密井处不是砂体,而是泥岩,其原因是没有考虑沉积微相的演变相变造成砂体规模与空间叠置形式的不同,以及隔、夹层的分布存在差异。
随着我国已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对沉积微相对比的要求则是能充分地再现或反映其形成过程与演化,这就更应考虑其沉积成因(规模大小及垂向叠置关系)而砂体的垂向叠置受控于沉积环境、水流能量、地形、物源供给量等多种因素,其垂向形式通常极其复杂,不同的沉积作用有不同的叠置响应关系。因此,砂体叠置关系的研究应充分反映沉积作用与沉积微相的变迁。小层对比过程中若忽略砂体叠置关系,就很容易导致对比结果违背地质规律,进而影响下步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砂体对比准确性的基于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沉积微相导向的砂体对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定量地质知识库为约束;
S2、应用高分辨率层序进行短期、超短期的基准面旋回划分;
S3、在单井上识别隔、夹层;
S4、将垂向上不同成因不同期次或者相同成因不同期次的砂体进行区分;
S5、进行横向上砂体叠置的组合关系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应用高分辨率层序进行划分时,首先对取芯井进行详细的岩芯界面识别,同时寻找与之对应的测井响应,从而进行测井曲线的基准面旋回划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进行组合关系对比时采用斜向对比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进行组合关系对比时确定各砂体间是世代关系还是同代关系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层序的洪泛面或沉积旋回顶面的区域性泥岩拉平后判别其垂向位置与世代关系;
S52、用沉积相平面范围来界定砂体或微相的延伸;
S53、用成因砂体或微相的宽厚比来推测其侧向延伸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在砂体对比过程中以定量地质知识库为约束,首先在单井上识别典型的隔、夹层,将垂向上不同成因或者相同成因不同期次的砂体区分开来,然后进行横向上砂体叠置的组合关系对比,充分反映沉积作用和微相的变迁,得以更好地为油气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8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清洗三七粉的纯化水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检验科用真空试验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