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方式下旁路进汽调阀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7659.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0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亮;刘鑫屏;胡博;邓拓宇;管志敏;周桂平;王磊;马一菱;何建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10 | 分类号: | F01D17/10;F01K7/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出力 运行 方式 旁路 进汽调阀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方式下旁路进汽调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依据低压缸的进汽温度、进汽压力、排汽压力三个信号将汽轮机低压缸运行状态细分为多个工况区,并记录每一个工况区内稳态运行工况下最优的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和其对应的低压缸进汽流量,作为此工况区的典型样本;当机组实际运行工况处于某一工况区内时,如果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典型样本值与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的差值超过设定值,则控制低压缸旁路进汽流量向低压缸旁路进汽流量典型样本值方向移动;
当机组进入稳态工况时,将当前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稳态工况值与此稳态工况区下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典型样本值进行比较,如果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典型样本值与当前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稳态工况值的差超过设定的阈值,则用当前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和低压缸进汽流量的稳态工况值替换掉原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典型样本值,从而实现典型样本值的优化更新;
将汽轮机低压缸运行状态细分为多个工况区的具体方法如下:
设置低压缸进汽温度分区编号函数y1=f(x1)、低压缸进汽压力分区编号函数y2=f(x2)和低压缸排汽压力分区编号函数y3=f(x3),其中:x1、x2、x3分别为低压缸进汽温度、低压缸进汽压力、低压缸排汽压力;y1、y2、y3分别为各自信号对应的分区编号函数的输出;各函数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TLI0≤x1<TLI1时,y1=0;当TLI1≤x1<TLI2时,y1=1;当TLI2≤x1<TLI3时,y1=2;当TLI3≤x1≤TLI4时,y1=3;其中:TLI0、TLI1、TLI2、TLI3、TLI4分别为低压缸进汽温度分区温度点,TLI0<TLI1<TLI2<TLI3<TLI4;
当PLI0≤x2<PLI1时,y2=0;当PLI1≤x2<PLI2时,y2=1;当PLI2≤x2<PLI3时,y2=2;当PLI3≤x2≤PLI4时,y2=3;其中:PLI0、PLI1、PLI2、PLI3、PLI4分别为低压缸进汽压力分区压力点,PLI0<T PLI1<T PLI2<T PLI3<T PLI4;
当PLO0≤x3<PLO1时,y3=0;当PLO1≤x3<PLO2时,y3=1;当PLO2≤x3<PLO3时,y3=2;当PLO3≤x3≤PLO4时,y3=3;其中:PLO0、PLO1、PLO2、PLO3、PLO4分别为低压缸排汽压力分区压力点,PLO0<PLO1<PLO2<PLO3<PLO4;
将低压缸进汽温度、低压缸进汽压力、低压缸排汽压力信号分别输入y1=f(x1)、y2=f(x2)和y3=f(x3),得到工况分区编号:
Yd=y1+4×y2+16×y3
其中:Yd为工况分区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方式下旁路进汽调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所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滤波保持、稳态工况分区、实时工况分区、典型样本库、低压缸进汽流量指令计算和低压缸进汽流量控制六部分,所述信号滤波保持部分对低压缸的进汽流量、次末级蒸汽温度、进汽温度、进汽压力、排汽压力五个信号进行滤波保持后,输出五个信号的稳态工况值和汽轮机非稳态运行状态信号;稳态工况分区部分和实时工况分区部分采用相同的编号原则分别依据低压缸进汽温度、进汽压力、排汽压力的稳态工况值和实时运行工况值对低压缸稳态运行工况和实时运行工况进行划分,得到稳态运行工况和实时运行工况的分区编号;典型样本库部分依据稳态运行工况分区编号、实时运行工况分区编号及低压缸进汽流量、次末级蒸汽温度稳态工况值和汽轮机非稳态运行状态信号,给出当前运行工况下低压缸进汽流量、次末级蒸汽温度的典型样本值;低压缸进汽流量指令计算部分依据低压缸进汽流量、低压缸次末级蒸汽温度信号和典型样本库部分的输出信号,计算出低压缸进汽流量自动指令信号;低压缸进汽流量控制部分根据低压缸进汽流量和低压缸进汽流量自动指令信号,给出低压缸旁路进汽调阀开度指令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76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环保的搅拌均匀的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卧式成缆机专用绕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