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响应速度超快的电热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17284.7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8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武;陈良俊;陈桂南;杨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3G7/06 | 分类号: | F03G7/06;H01B5/14;H01B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朱思兰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响应 速度 电热 驱动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响应速度超快的电热驱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驱动器由高分子薄膜和附着于高分子薄膜上的银纳米线/粘结剂层构成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一端的银纳米线/粘结剂层上涂覆有导电电极用于连接导线,并且由涂覆了导电电极的一端沿纵向从中间剪裁开形成U形;
所述粘结剂为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银纳米线直径为18-200nm,长度为1-200μm;
所述银纳米线为粗银纳米线和细银纳米线质量比12:1的混合物,所述粗银纳米线直径为150nm,长度为4.1μm,细银纳米线直径为22nm,长度为1.0μm;
所述电热驱动器的制备方法为:
(1)将粘结剂溶液与银纳米线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2)将高分子薄膜覆盖在基板上,用紫外线臭氧处理10min,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涂覆在高分子薄膜上,干燥后从基板上剥离复合薄膜,并切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在薄膜一端的银纳米线/粘结剂层上面涂覆导电电极用于连接导线,将薄膜由涂覆了导电电极的一端沿纵向从中间剪开形成U形,得到所述电热驱动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结构中,高分子薄膜的厚度为1-20μm,银纳米线/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00nm-2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薄膜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与银纳米线的质量比为0.1-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粘结剂溶液的浓度为0.001-10wt%,溶剂为水、乙醇、甲醇、聚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银纳米线溶液的浓度为0.1-25mg/mL,溶剂为水、乙醇、甲醇、聚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72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