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6415.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瀚琦;胡兆晋;柯志锋;杨谢忠;邱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英汉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B5/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 ||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支具。该智能支具包括大腿支具、小腿支具、转轴、角度传感器、壳体以及主控板;壳体上设有容纳空间,角度传感器、主控板和转轴均安装在容纳空间内;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大腿支具与壳体固定连接,小腿支具伸入容纳空间并与转轴固定连接;当小腿支具带动转轴相对于大腿支具转动时,角度传感器测得大腿支具与小腿支具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并发送至主控板,主控板将相对转动角度记录为膝关节弯曲角度。本发明中,主控板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膝关节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给患者,或者发送给终端上的APP,从而患者可以通过显示屏和APP查看自己膝关节弯曲角度,提高了该智能支具的便利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支具。
背景技术
人体膝盖的骨折、脱位、血管神经及韧带的损伤非常常见,无论采用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均需要固定人体的大腿和小腿,进而固定人体的膝盖。人体膝盖损伤后,膝盖的运动需要慢慢地、逐渐的进行恢复;此时,由于辅助人体膝盖运动功能恢复的支具就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膝盖恢复支具通常由固定大腿的大腿固定部,和用于固定小腿的小腿固定部组成,且大腿固定部和小腿固定部可以限制人体膝盖的运动。
但是,现有技术的膝盖恢复支具,不能准确地读取膝盖的弯曲角度,从而病人不能准确地获取每个膝盖恢复阶段的膝盖弯曲角度,不利于膝盖运动功能的恢复。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膝盖恢复支具,只能对人体的大腿和小腿两个极限位置间进行硬限位,而病人在膝盖弯曲过程中,容易造成人体膝盖关节的二次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准确地从膝盖恢复支具中读取膝盖的弯曲角度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支具。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支具,包括大腿支具、小腿支具、转轴、角度传感器、壳体,以及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主控板;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主控板和所述转轴均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大腿支具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小腿支具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当所述小腿支具带动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大腿支具转动时,所述角度传感器测得所述大腿支具与所述小腿支具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所述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将所述相对转动角度记录为膝关节弯曲角度。
可选地,所述智能支具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控板上且用于检测髋关节角度的惯性检测器,所述髋关节角度是指所述大腿支具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智能支具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插件以及连接所述插件的至少一个电极片,各所述插件远离所述电极片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板。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角度传感器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壳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壳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上;所述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壳,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小腿支具和所述第一通孔之后,转动连接所述上壳。
可选地,所述智能支具还包括设有第二通孔的码盘,以及设有第三通孔的缓冲件;所述码盘安装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下壳体之间,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码盘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缓冲件的第二容纳槽;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下壳的一端依次穿过小腿支具、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之后,转动连接所述上壳。
可选地,所述码盘上设有内齿,所述智能支具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下壳中的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所述第一滑片上设有第四通孔、第一挡部以及与所述内齿卡接的第一卡接齿,所述第二滑片上设有第五通孔、第二挡部以及与所述内齿卡接的第二卡接齿,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之间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小腿支具转动的转动空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下壳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之后,转动连接所述上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英汉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英汉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6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酚含量废水排放的酚精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