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5074.4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韦海菊;刘英博;张宜;高永海;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B61C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辆 司机 室吸能 结构 | ||
1.一种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焊接为整体框架组焊结构的防撞梁(1)、司机室端部骨架(2)、司机室车顶骨架(3)和司机室侧门骨架(4),所述司机室端部骨架(2)焊接在防撞梁(1)上部,司机室车顶骨架(3)、司机室侧门骨架(4)分别与司机室端部骨架(2)焊接,防撞梁(1)的前立面凸出于司机室端部骨架(2)的立柱40-100mm,所述防撞梁(1)的断面呈矩形,内部设置有菱形筋板和中央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前方连接有防爬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采用低屈服高延展性的铝合金型材6008-T4材料挤出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骨架(2)、司机室车顶骨架(3)和司机室侧门骨架(4)均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型材6005A-T6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司机室与车体骨架采用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骨架(2)由横梁、设于横梁两侧的立柱、以及设置于位于立柱后方的侧梁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侧门骨架(4)具有两个侧门骨架单元,侧门骨架单元包括底部的底梁、两根焊接固定于底梁上方的门框立柱、和焊接固定于门框立柱上部的门框横梁,所述底梁开设有螺纹孔,通过紧固件将底梁和车辆底架边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司机室与车体骨架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车顶骨架(3)包含焊接固定于所述司机室骨架(2)的立柱后侧的车顶前横梁、焊接固定于司机室侧门骨架(4)后方立柱之间的车顶后横梁、以及焊接于该车顶横梁后方的两根车顶纵梁,所述车顶前横梁两端与司机室侧门骨架(4)前方立柱的顶部焊接。
9.一种地铁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50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