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保咨询类报告智能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4577.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9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旻;罗文辉;张楠;陈超;周奇彬;董艳萍;韩斌;马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86 | 分类号: | G06F40/186;G06Q50/26;G06Q10/0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环保 咨询 报告 智能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保咨询类报告智能生成方法,获取用户输入的项目基本信息,通过将其与预置的报告框架模板以及数据库内预置大数据进行匹配,获得与项目相关的目标报告框架模板、相关环保资料及政策法规资料,之后基于预置逻辑关系,对项目基本信息的符合性与达标情况进行判断,再基于预置匹配关系,将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相关的环保资料、相关的政策法规资料以及逻辑数据填充至目标报告框架模板,即可生成报告文本。由此,工作人员只需输入项目基本信息并进行少量简单操作,即可获得目标报告,从而有效提高了编制效率与报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咨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保咨询类报告智能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是指导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前提和重要依据。环保咨询类报告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等,该类报告通常由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进行编制,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执法决策的依据,对委托方的项目建设与生产运营具有重大影响。
目前,这类报告主要由环保咨询行业相关编制人员采用Microsoft Word等文本编辑器的传统方式进行编制,专项计算由各自独立的第三方模型软件予以辅助。但由于编制人员在专业能力与工作习惯上的差别,该类工作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包括报告规范化性差、资料信息不互通、人工校对失误率高、耗时较长、重复性工作繁重等。针对环保咨询类报告的特点,还会出现环境基础资料收集困难、报告编制耗时较长、专业技术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从而给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报告评审专家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均带来较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保咨询类报告智能生成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保咨询类报告智能生成方法,包括
(a)、获取报告框架模板;
(b)、依据项目基本信息,与数据库内预置大数据匹配,获取相关资料;
(c)、将项目基本信息与相关资料对报告框架模板填充,生成对应的环保咨询类报告。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内预置有环保资料、政策法规资料、辅助软件计算模型,所述环保资料包括有环境基础资料以及环保技术资料。
优选的,所述项目基本信息与数据库匹配获得的相关资料包括有固定数据与逻辑数据。
优选的,所述固定数据获取方法为,
(1)、依据项目基本信息,与数据库内预置大数据匹配,获取项目相关的环保资料;
(2)、依据项目相关的环保资料,与数据库内预置大数据匹配,获取环保资料相关的政策法规资料。
优选的,所述项目基本信息包括有项目所属行业类别、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1)包括有,
依据项目的地理位置信息,与数据库内预置环境基础资料匹配,获取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相关环境基础资料;
依据项目的所属行业类别,与数据库内预置环保技术资料匹配,手动勾选获取该项目相关的环保技术资料。
优选的,所述逻辑数据获取方法为:基于预置逻辑关系,判断项目基本信息、环保资料与政策法规资料的符合性,并判断相关标准达标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4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