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后线穿管折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3723.7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芹;王倩倩;尤勇强;李洪成;刘一平;刘丽娜;于之野;刘振博;王俊鹏;姜淋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08 | 分类号: | B29C53/08;B29C53/80;B29C53/84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后线穿管 折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后线穿管折弯器,涉及电线穿管折弯领域,本发明包括箱体、驱动机构、折弯结构、固定结构、电加热装置、开关控制系统以及万向轮结构,箱体包括面板以及底板,固定结构下表面与面板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折弯结构包括转动盘以及固定柱,转动盘下表面与固定结构上表面连接,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设有圆盘,圆盘下表面与转动盘一表面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柱一表面与圆盘上表面连接,电加热装置包括电热块,电热块一表面与面板一表面连接,电机与电热块均与开关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可以对电线穿管进行电动折弯,设置了电加热装置,方便对穿管进行加热,减少人力劳动,提升效率,有利于提升弯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穿管折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一种表后线穿管折弯器。
背景技术
表后线一般指从电表接出到达使用用户的电线,表后线穿管一般为PVC管,用于室内排线,增加用电安全。在室内排线时,一般将电线穿管埋于墙内,增加美观,由于布局原因,电线穿管在遇到墙角等时经常需要折弯,以便于排线。
在施工过程中有两种最常用的PVC线管弯曲方法:一种是冷弯,用专门的弯曲弹簧,将一个直径匹配的弹簧塞进PVC管内部,塞到需要弯曲的地方,再人工用手进行弯曲,当弯到需要的角度后,抽出弹簧即可;另一种为热弯,首先在PVC线管里灌满黄沙,再把需要弯曲的地方加热软化后弯曲使之成型,放凉后倒出黄沙即可。两种折弯的方法均为人工手动弯管,效率较低,而且弯管质量考验施工工人的经验技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表后线穿管折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一种表后线穿管折弯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折弯方法均为人工手动弯管,效率较低,而且弯管质量考验施工工人的经验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驱动机构、折弯结构、固定结构、电加热装置、开关控制系统以及万向轮结构,所述箱体包括面板以及底板,所述固定结构下表面与面板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折弯结构包括转动盘以及固定柱,所述转动盘下表面与固定结构上表面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设有圆盘,所述圆盘下表面与转动盘一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柱一表面与圆盘上表面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电热块,所述电热块一表面与面板一表面连接,所述电机与电热块均与开关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踏板开关以及电加热开关,所述踏板开关一表面与电加热开关一表面均与箱体一侧面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系统一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万向轮结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表面与底板下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箱体本体,所述面板下表面与箱体本体一表面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与箱体本体另一表面连接,通过箱体提供各装置的安装及固定位置,同时为内部装置提供防护。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电机设有转子,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转子旋转配合,所述转动轴与第二齿轮旋转配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折弯结构对电线穿管进行折弯。
优选地,所述折弯结构还包括折弯块以及滑块,所述滑块一表面与折弯块一表面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表面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折弯块一表面为弧形面,便于弯管,通过折弯块转动,与固定柱配合即可进行折弯。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结构本体以及轴承,所述轴承一表面与固定结构本体内侧面连接,通过固定结构为折弯结构提供支撑。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上盖以及把手,所述上盖一侧面与电热块一侧面通过铰钉链接,所述把手一端焊接于上盖一表面,电热块与上盖表面均设有半圆形槽,方便对穿管进行加热,以便折弯。
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系统还包括开关控制系统本体,所述踏板开关与电加热开关均与开关控制系统本体电性连接,踏板开关控制驱动机构进行折弯,电加热开关控制电加热装置对穿管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