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分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13380.4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龙刚 |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2;C12M1/40;C12M1/38;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22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分离装置,涉及细胞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台、离心机构、加热机构、过滤机构、清洗机构和干细胞培养箱,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台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离心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离心机构内,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离心机构3的一侧,所述清洗机构设置在离心机构的另一侧,所述干细胞培养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本发明通过所述加热机构保证干细胞在分离过程中的活性,通过所述过滤机构对干细胞进行过滤提取,通过所述清洗机构保证离心机构的清洁度,通过所述干细胞培养箱使干细胞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按照分化潜能,干细胞可分为三大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按照发育阶段,干细胞又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由于伦理学的限制,现在用于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干细胞多为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来源于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包括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等等。
目前,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多为胶原酶消化法,导致细胞得率低,消化时间不好把握,容易影响细胞的活性,使得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很大瓶颈,而较多使用的分离方法为离心分离法,但是离心过程中高速旋转将干细胞破碎严重,无法达到实现血液成分无损伤分离,且离心过程中细胞活性差,使得分离所述过慢,分离效果也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细胞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技术问题。
一种干细胞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台、离心机构、加热机构、过滤机构、清洗机构和干细胞培养箱,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台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离心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离心机构内,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离心机构的一侧,所述清洗机构设置在离心机构的另一侧,所述干细胞培养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机构由离心组件和离心箱组成,所述离心箱固定设置在支撑台上,所述离心设置在离心箱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箱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和箱体,所述进料口固定设置在箱体顶端,所述出料口的一端与箱体的底端连接,所述出料口的另一端与过滤机构的输水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组件包括固定板、安装座、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电机、第一伞齿、第二伞齿、丝杆、转动杆、推杆、旋转板、搅拌杆、搅拌叶片、固定架和安装架,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离心箱内顶壁上,所述安装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固定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内侧,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座和固定架,并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伞齿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架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二伞齿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且与第一伞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皮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下侧,所述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二伞齿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皮带轮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旋转板相连接,所述推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推杆的一端均与第二皮带轮连接,两根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均与旋转板相连接,所述搅拌杆固定设置在旋转板上,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设置在搅拌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控制面板、加热圈和加热管,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离心箱的外侧,所述加热管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热管均匀设置在所述加热圈上,且所述加热管的输入端设置在加热圈上,所述加热圈设置在离心箱的内侧,若干个所述加热管均插接在离心箱的箱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龙刚,未经陈龙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