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TTP/2传输特征的加密数据长度还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2391.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桦;李欣;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118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ttp 传输 特征 加密 数据 长度 还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TTP/2传输特征的加密数据长度还原方法,基于采集到的加密流量和部分明文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TLS协议附加的头部长度,并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以计算HTTP/2协议附加的信息长度;在对HTTP/2加密数据进行侧信道分析时,使用训练好的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从加密流量中减去TLS协议和HTTP/2协议的附加信息长度,即可精确地还原出加密前的应用数据长度。本发明方法能够对使用HTTP/2协议进行传输的加密数据进行长度还原,弥补了目前密文长度还原工作在HTTP/2领域的空白,在HTTP/2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可很好地应用于以数据长度为关键特征的加密流量侧信道分析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密数据的长度还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HTTP/2传输特征的加密数据长度还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网络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服务商开始对网络流量进行加密传输,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但也给网络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服务提供商为了评估用户对于应用的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或者出于可能的网络安全监测的需求,通常需要了解网络中所传输的应用数据。由于无法直接对加密流量进行解密,通常会使用侧信道分析的方式,以加密流量还原后的数据长度(即还原出明文数据长度)作为关键特征来研究加密流量的数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精确地从加密网络流量中还原出加密前的明文数据长度,将直接影响到侧信道分析工作的准确性。
HTTP协议作为互联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应用层协议,也是影响加密数据长度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自从基于HTTP/1.1的HTTPS加密协议被提出以来,不少学者都围绕HTTP/1.1对加密数据的长度还原工作进行了研究。然而,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HTTP/1.1协议在网络延迟和安全性上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HTTP/2协议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HTTP/2并非是HTTP/1.1版本的简单更新,而是在其传输机制上的完全重构,尽管兼容了HTTP/1.1的语义,但在协议格式上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别。HTTP/2在结构上新增了一个二进制分帧层,将所有传输的请求和响应数据分割为更小的帧,并且舍弃了HTTP/1.1基于文本的传输模式,而采用二进制形式进行传输,解析起来更为高效。此外,HTTP/2还采用多路复用技术,使得一个连接上可以承载多个HTTP请求,避免了连接的频繁创建和关闭,极大提高了传输性能。HTTP/2在显著降低延迟的同时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因而被各大服务提供商所广泛采用。尽管HTTP/2协议本身并未要求必须基于TLS协议,但目前所有浏览器均只支持TLS上的HTTP/2访问,这也使得HTTP/2变为事实上新的HTTPS传输标准,基于HTTP/2进行传输的加密流量也越来越多。
在目前公开的文献中,针对加密流量的长度还原方法主要应用于流媒体领域,一些研究根据密文长度相对于明文长度发生偏移的原因,计算加密传输过程中数据长度产生的偏移量,在此基础上实现长度还原。但现有方法大多是针对HTTP/1.1协议进行的,HTTP/2与HTTP/1.1之间显著的差异性,使得目前已有的加密流量长度还原方法都无法直接应用于HTTP/2协议下的加密数据,该部分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TTP/2传输特征的加密数据长度还原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目标应用的流量数据,之后利用采集到的加密数据和部分明文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数据加密传输时TLS协议附加的头部信息长度,并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计算HTTP/2协议所附加的信息长度。在需要进行长度还原时,利用训练好的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可从加密流量中精准还原出加密前的明文数据的长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HTTP/2传输特征的加密数据长度还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目标应用的加密流量和相应的明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2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门机用电机性能一致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企业办公室用资料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