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测压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0015.8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苗苗;刘登科;王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苗苗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神经 阻滞 麻醉 注药测压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测压报警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该超声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测压报警装置,包括注入装置,所述注入装置的右侧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方设置有超声装置,所述三通管的右侧设置有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与报警灯,使得进行麻醉注药时,能够监控注射液体的压力,避免高压力注射,避免了造成神经损伤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通过超声进行检测麻药注射位置,实现了精准麻醉,避免了反复盲探给病人造成额外的痛苦,提升了麻醉的效率与安全性,降低用药成本,通过利用马达控制注射速度,可以较为顺利的进行低压麻药注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声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测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已引起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超声技术的发展给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同样超声也给麻醉学带来了改进,近年来超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麻醉学各领域,麻醉是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但这还只是现代麻醉学科的部分工作内容。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工作范围从手术室扩展到病室、门诊、急诊室等场所,从临床医疗到教学、科学研究。
近年来超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麻醉学各领域,现已成为麻醉科医生的第三只眼,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明显提高麻醉医生操作准确度,避免传统操作反复盲探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提升了麻醉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与安全性,实现了精准麻醉,其显著降低全麻率,明显降低麻醉用药成本,符合医疗机构双控双降及舒适化医疗两方面内容,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并减少医疗消费负担,而现在的麻醉医生依靠手感与经验避免造成高注射压力,而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避免不了超出安全阈值,高压力易于造成神经损伤。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测压报警装置,解决了避免高注射压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声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测压报警装置,包括注入装置,所述注入装置的右侧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方设置有超声装置,所述三通管的右侧设置有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注入装置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穿刺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超声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显示仪,所述超声显示仪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灯,所述超声显示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超声显示仪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超声显示仪的前表面且位于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超声显示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超声显示仪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显示仪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松紧带。
优选的,所述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挡块的右侧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的侧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注射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注射筒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注射管。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马达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位置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所述固定块与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苗苗,未经张苗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