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开关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9020.7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夏晶;束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创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4 | 分类号: | H01H71/14;H01H9/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开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开关,包括有:多个静态电极,每一静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触点;多个动态电极,每一动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能够与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或断开接触的第二触点;多个电源电极,每一电源电极的第一端与一电源相连接,多个电源电极中部分电源电极对应多个动态电极设置,且部分电源电极中每一电源电极的第二端通过软性导线与对应的动态电极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热变形组件,与多个动态电极连动连接,且能够受热变形至一断开位置并带动多个动态电极移动以使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本发明当载流导体电流过载或电阻过大时能够通过热变形组件的受热变形至断开位置,使得电源开关自动断电,从而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开关没有温控保护装置,当载流导体电流过载或电阻过大时,会导致电极过热,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的电源开关的触点在闭合或打开瞬间容易产生电弧,导致触点容易被烧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起到温控保护作用的电源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开关,其特点在于,包括有:多个静态电极,每一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触点;多个动态电极,每一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或断开接触的第二触点;多个电源电极,每一所述电源电极的第一端与一电源相连接,所述多个电源电极中部分电源电极对应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设置,且所述部分电源电极中每一电源电极的第二端通过软性导线与对应的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热变形组件,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连动连接,且所述热变形组件能够受热变形至一断开位置并带动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移动以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热变形组件包括:支架座,其上枢接有一按钮;定位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座上并与所述按钮连动连接;压块,其上具有多个抵压部,分别对应抵压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上表面之上,所述压块上还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能够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接触定位或松开接触;触动开关,枢接于所述支架座上,并具有一卡口,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配合接触定位或松开接触;多个电极弹簧,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下表面之下;多个热变形件,对应于所述部分电源电极设置,且每一所述热变形件的第一端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源电极,每一所述热变形件的第二端是连接于所述触动开关,且所述多个热变形件能够受热变形至所述断开位置;其中,当所述按钮处于一开启位置时,所述按钮经由所述支架座带动所述压块向下抵压所述动态电极使之向下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是与所述压块的所述定位部接触定位,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是与所述触动开关的所述卡口配合接触定位,所述电源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按钮处于一断开位置时,经由所述电极弹簧带动所述动态电极向上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所述压块的所述定位部是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松开接触,所述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热变形件受热变形至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触动开关朝向变形方向移动并使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口松开接触,所述电极弹簧的反弹带动所述动态电极向上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所述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口的下沿还进一步形成有一定位凸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开关还包括:多个隔弧罩,对应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第一端设置,每一所述隔弧罩具有一隔离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的外侧,且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一端能够沿所述隔离槽上下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隔弧罩是由多个金属隔离片间隔堆叠而成;及/或,所述隔离槽包括一圆弧形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圆弧部分中间的长圆形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为银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创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创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9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