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7338.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淼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7/22;B24B41/02;B24B47/12;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生产 工用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包括一对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等间隔分布有间隔板,位于两个所述间隔板之间放置有复合材料加工生产的毛呸工件,位于所述安装侧板上方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开有矩形滑动通槽,所述矩形滑动通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式磨床,所述移动式磨床连接有横向位移机构。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流水线式打磨效率高,不需要人工操作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既可以调节速度又可以调节位置,方便很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的打磨设备多为手持式的小型磨光机械,还需要用人工手持的形式作业,自动化程度低并且效果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的打磨装置,以解决目前用于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的打磨设备多为手持式的小型磨光机械,还需要用人工手持的形式作业,自动化程度低并且效果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包括一对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等间隔分布有间隔板,位于两个所述间隔板之间放置有复合材料加工生产的毛呸工件,位于所述安装侧板上方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开有矩形滑动通槽,所述矩形滑动通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式磨床,所述移动式磨床连接有横向位移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式磨床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端面连接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连接横向位移机构,位于所述滑动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下方用限位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和第一升降板之间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二级变速机构,所述二级变速机构连接有模具组合件,所述模具组合件连接有转向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第二升降板底端,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之间的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升降板上方的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电机,所述连接板底端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内侧底端固定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活柱上端连接有球形滚珠轴承,所述球形滚珠轴承上端固定有滑动柱体,所述滑动柱体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柱,位于所述滑动柱体外侧套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竖向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条形通槽,所述固定柱于条形通槽内滑动连接,位于所述空心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空心轴之间连接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三齿轮上端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三齿轮上侧的空心轴上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空心轴之间连接有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四齿轮下端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挡块,所述空心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连接模具组合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具组合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连接第一带轮,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下半段转动套接有U型安装板,所述第二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转动连接于U型安装板内侧,所述第一转柱上固定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连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柱,所述第二转柱转动连接于U型安装板内侧,所述第二转柱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打磨滚轮,所述U型安装板连接转向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淼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淼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