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带位置调节装置及可调式汽车安全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07076.9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9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建;史来锋;樊红磊;何勇;周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2/20 | 分类号: | B60R22/20;B60R22/2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舒蒙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位置 调节 装置 调式 汽车 安全 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位置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整体安装在汽车座椅的靠背和/或坐垫内;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杆、竖杆和两个活动块,所述竖杆的两端与靠背和/或坐垫连接固定;所述横杆通过中部的滑动机构与竖杆滑动连接,横杆可沿竖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动机构两侧的横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活动块安装在横杆开口槽内,活动块可沿横杆开口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活动块的顶部设有用于安全带穿过的倒钩。本发明在靠背和坐垫内分别设调节装置,利用四个调节点对不同年龄和体型的儿童的上半身和大腿近跨部的部分进行固定保护,可有效限制儿童上半身的前倾及左右摆动以及儿童下半身的上移及左右摆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位置调节装置及可调式汽车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座椅安全带一般为三点固定式,其中横向安全带覆盖并限制住乘车人大腿与腹部之间,斜向安全带覆盖并限制住乘车人的单侧肩部及对侧胸部。
现有汽车座椅安全带上述的3个点一般为固定、不可调节式,部分厂家在主驾驶座椅上的最高处固定点可实现有限幅度的上下调节。上述三个固定点实现的安全带走向,基本可有效适应成年人的体型。对于体型较小的儿童而言,横向安全带的固定点间距过大、无法有效限制儿童的下半身,斜向安全带的最高处固定点过高,可能使得斜向安全带勒到儿童的脖颈或面部,无法有效固定,且可能对儿童造成不适、甚至伤害。
现有技术中大都是还是要在车辆内设置专门的儿童安全座椅以保护儿童,但其对安全带的调整也是基于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带的调整,车辆内设置额外的儿童安全座椅占用空间大。车辆内现有的成人座椅没有对安全带进行调整,更没有针对安全带进行调整的按压式解锁移动装置,无法调整安全带,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法对成人座椅的安全带进行调节使成人座椅的安全带符合儿童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车内成人座椅安全带进行适应调整以满足儿童安全需求的安全带位置调节装置及可调式汽车座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带位置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整体安装在汽车座椅的靠背和/或坐垫内;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横杆、竖杆和两个活动块,所述竖杆的两端与靠背和/或坐垫连接固定;所述横杆通过中部的滑动机构与竖杆滑动连接,横杆可沿竖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动机构两侧的横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活动块安装在横杆开口槽内,活动块可沿横杆开口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活动块的顶部设有用于安全带穿过的倒钩。
按上述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横杆连为一体的座体,座体的底部两侧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竖杆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槽,竖杆其开口槽的两侧壁与滑槽适配,滑动机构可沿竖杆的长度方向滑动。
按上述方案,两个滑槽之间的座体形成限位柱,限位柱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活塞块和张紧弹簧,活塞块的顶部与张紧弹簧的下端相连,张紧弹簧的上端与安装槽相连;所述活塞块的底部与竖杆开口槽的槽底抵接。
按上述方案,在所述滑动机构两侧的横杆上各设有限制滑动机构沿竖杆滑动的调节螺钉,向下旋紧调节螺钉时,调节螺钉的端部与靠背或坐垫抵接,滑动机构限位。
按上述方案,所述活动块包括滑块、活塞块和张紧弹簧,所述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该活塞块的安装槽,活塞块的顶部与张紧弹簧的下端相连,张紧弹簧的上端与安装槽相连;所述倒钩设于环形限位台的顶部,且倒钩可自横杆的开口槽伸出。
按上述方案,所述活动块还包括环形限位台,环形限位台设于滑块的顶部,环形限位台与设于横杆上的限位环槽相适配。
按上述方案,所述活动块包括主体和锁板,所述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锁板有两块,对称设于主体的底部两侧;所述倒钩设于主体的顶部端面上;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与主体适配的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两侧开设有与横杆开口槽长度方向垂直的锁槽,锁槽与锁板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