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L-乳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6212.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礼;刘萍萍;唐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N15/90;C12N15/53;C12N9/04;C12P7/5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任凤华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乳酸 重组 大肠杆菌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大肠杆菌不含有D-乳酸脱氢酶基因,含有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所述重组大肠杆菌表达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4的蛋白质;
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是通过对受体大肠杆菌进行改造得到的,所述受体大肠杆菌为大肠杆菌Dlac-206, 所述大肠杆菌Dlac-206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7679;
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在所述受体大肠杆菌的富马酸还原酶编码基因位点引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为编码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3的89-1051位核苷酸的DNA或cDNA分子;
或,
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为ldhL*,其所编码的多肽在对应于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位上含有用A置换T的修饰和第258位上含有用S置换G的修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含有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表达盒,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表达盒含有启动子和所述启动子驱动的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子为M1-93启动子,所述M1-93启动子为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3的第1-88位核苷酸的DNA分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大肠杆菌为重组大肠杆菌Slac007,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19459。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对所述受体大肠杆菌进行如下改造,得到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敲除所述受体大肠杆菌的D-乳酸脱氢酶基因,并使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在所述受体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所述受体大肠杆菌为大肠杆菌Dlac-206, 所述大肠杆菌Dlac-206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7679;
所述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在所述受体大肠杆菌的富马酸还原酶编码基因位点引入。
7.生产L-乳酸的方法,包括培养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得到发酵产物;从所述发酵产物中得到L-乳酸。
8.一种蛋白质或与其相关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蛋白质,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种:
B1)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4)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9.下任一种应用:
P1、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在生产L-乳酸中的应用;
P2、权利要求8所述的蛋白质或与其相关的生物材料在生产L-乳酸中的应用;
P3、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在制备L-乳酸脱氢酶中的应用;
P4、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或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表达盒在构建产L-乳酸脱氢酶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应用;
P5、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或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L-乳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表达盒在制备L-乳酸脱氢酶中的应用;
P6、权利要求8所述的蛋白质或与其相关的生物材料在制备L-乳酸脱氢酶制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钟交叉FIFO状态收敛同步器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