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验室维生素的连续流化床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6039.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汪焰;苗纪文;秦跃强;韩坤;李志刚;纪民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25/00;F26B21/00;F26B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验室 维生素 连续 流化床 干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维生素的连续流化床干燥系统,包括沿干燥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鼓风机、加热组件、连续流化床干燥装置和引风机,所述的连续流化床干燥装置上还分别设有干燥物料加料口和干燥物料出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对维生素颗粒进行连续的流化干燥,可以提高维生素干燥过程的处理量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维生素干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维生素的连续流化床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一种热敏性物料,与一般物料相比,其对干燥工艺有更高要求:1、为避免物料变质,干燥过程温度不宜过高;2、要求物料的干燥均匀性高,不能出现一批物料有的过干燥、有的不干的情况;3、对于干燥设备,除了一般设备的强度、精度、表面粗糙度、运行可靠性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GMP要求,即必须具备易清洗、无死角等特点,避免出现积料。同时需要有可靠的密封方法,避免污染物的进入。
现行业内维生素干燥的工业装置基本都是间歇式的,间歇式干燥工艺对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制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卫生支出的逐年提高,我国医药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球医药市场的占比已达11%,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和产量的扩大,其对连续干燥工艺的需求越来越大。
专利号为CN20172184793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上海煜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制“一种连续流化床设备”,其将圆形立式流化床和旋风集成在一起,使用一个卸料提杆将多孔分布板上下移动,当分布板移动到上部时候,流化床内部物料可以落入收料室,当多孔分布板移动到下部时,上面可以进行加料。通过提杆的上下移动实现流化床的连续操作。该发明中,需要通过卸料提杆的上下作用才能达到物料的连续干燥,增加了设备内的配件,造成设备内部死角增多,物料残留率增大,对于干燥要求很高的医药产品来说,实用性不高。
专利号为CN20182030051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出料的中药颗粒沸腾干燥装置”,其将圆形立式流化床做大,在流化床内部设置挡板,在设备的两侧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设备下部使用热风分管来保证热风分布均匀。物料在圆形立式流化床内处于全混状态,从加料口到出料口,无法保证物料的干燥时间的均匀性,造成产品含水率均匀性差,对产品质量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维生素的连续流化床干燥系统,以实现对维生素颗粒进行连续的流化干燥,可以提高维生素干燥过程的处理量等,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实验室维生素的连续流化床干燥系统,包括沿干燥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鼓风机、加热组件、连续流化床干燥装置和引风机,所述的连续流化床干燥装置上还分别设有干燥物料加料口和干燥物料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续流化床干燥装置由第一流化床和第二流化床组合而成,所述的第一流化床和第二流化床沿干燥物料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流化床上设有所述干燥物料加料口,所述的第二流化床上设有所述干燥物料出料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流化床包括第一流化干燥室,在第一流化干燥室底部还设有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流化干燥室内还设有位于第一进风口上方的第一通风孔板,
所述的第二流化床包括第二流化干燥室,在第二流化干燥室底部还设有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流化干燥室内还设有位于第二进风口上方的第二通风孔板,
所述的第一流化干燥室和第二流化干燥室之间设有使得两者相互连通的连通口,在连通口底部还设有第一溢流板,
所述第二流化干燥室在干燥物料出料口的底部位置还设有第二溢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