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06031.X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5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生;张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绿北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刘花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定位 主板 散热 通风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包括散热框,散热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杆,每组竖杆的数量均为两个,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表面贯穿有调节杆,调节杆的表面位于定位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本发明通过散热铜板、调节杆、定位螺母、第一耐热伸缩软管、竖杆、第二耐热伸缩软管、第一曲形铜管、油泵、旋转杆、风扇叶、驱动电机、铝制散热格栅和第二曲形铜管,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不具备适用性强的功能,在安装过程中受安装位置的影响易出现尺寸偏差难以连接安装,散热过程依靠风冷散热效率低下,影响主板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当通过硬件和软件做成GPS定位系统终端用于车辆定位的时候,称为车载GPS定位系统,但光有定位还不行,还要把这个定位信息传到报警中心或者车载GPS定位系统持有人那里,我们称为第三方,所以GPS定位系统中还包含了GSM网络通讯,通过GSM网络用短信的方式把卫星定位信息发送到第三方,通过微机解读短信电文,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车辆位置,这样就实现了车载GPS定位系统,与此同时,在车上安装相应的探测传感器,利用车载GPS定位的GSM网络通讯功能,同样能把防盗报警信息发送到第三方,或者把这个报警电话、短信直接发送到车主手机上,完成车载GPS防盗报警,这里可以看出,车载GPS定位的GSM网络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智能手机,可以和第三方互相通讯,还可以把车辆被抢,司机被劫、被绑架等信息发送到第三方,所以说车载GPS定位是定位、防盗、防劫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汽车安全被人们所重视,汽车定位设备被大量的应用在汽车上用于安全定位以及汽车防盗,车载定位用主板需要进行散热用以保障其正常作业,现有市场上的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不具备适用性强的功能,在安装过程中受安装位置的影响易出现尺寸偏差难以连接安装,散热过程依靠风冷散热效率低下,影响主板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具备适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不具备适用性强的功能,在安装过程中受安装位置的影响易出现尺寸偏差难以连接安装,散热过程依靠风冷散热效率低下,影响主板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包括散热框,所述散热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竖杆,每组所述竖杆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表面贯穿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位于定位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铜板,所述散热铜板的内腔埋设有第一曲形铜管,所述第一曲形铜管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耐热伸缩软管,所述第一耐热伸缩软管的顶部贯穿散热铜板和散热框并连通有油泵,所述油泵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散热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安装框,所述散热安装框的内腔设有第二曲形铜管,所述第二曲形铜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铝制散热格栅,所述铝制散热格栅的两侧均与散热安装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与第二曲形铜管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第一曲形铜管表面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耐热伸缩软管,所述第二耐热伸缩软管的顶部贯穿散热铜板和散热框并与第二曲形铜管底部左侧的表面相连通,所述散热框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叶。
优选的,所述散热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框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扣板,所述扣板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钢网。
优选的,所述扣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扣齿,所述散热框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扣齿配合使用的扣槽。
优选的,所述散热框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驱动电机和油泵配合使用的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绿北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绿北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