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5030.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宝;贾喜;贾文文;汪凯;杨安营;徐星明;张微;杨璋;韩晓军;刘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模壳 混凝土 组合 十字形 节间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其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中柱、四个分别设置在中柱外侧壁上的边柱;所述边柱也成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柱体设置,四个所述边柱呈“十”字形分布在所述中柱的外侧壁上;还包括固设在中柱一端将中柱和四个边柱一端开口全部封闭的封板。本申请具有提高十字形节间柱施工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剪力墙节间柱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
背景技术
钢模壳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钢结构构件为模板,并在内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钢与砼的结合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相比,钢模壳砼组合结构可实现工厂化、集改化、标准化和数模化,钢模壳梁、柱结构是钢模壳混凝土组合结构中较为常见的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支撑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楼宇的成本和安全性能。
目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则是钢模壳混凝土结构中比较常见的结构,而节间柱则又是剪力墙中较为重要结构组成部分,节间柱的形状可根据剪力墙的位置设置为一字型、L型或十字型等。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十字形节间柱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十字形节间柱施工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十字形节间柱,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中柱、四个分别设置在中柱外侧壁上的边柱;所述边柱也成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柱体设置,四个所述边柱呈“十”字形分布在所述中柱的外侧壁上;还包括固设在中柱一端将中柱和四个边柱一端开口全部封闭的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柱、四个边柱和封板形成十字型的预制节间柱,在建设剪力墙中的十字型节间柱时,直接将预制好的十字型节间柱放置在支撑面上后,使封板固定在支撑面上,并从中柱、四个边柱的顶端开口向其内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最终的十字型节间柱,其抗震性能较好,可承受较大的侧向力,施工过程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中柱包括四个竖板,四个所述竖板呈方形排列且首尾相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中柱,四个所述边柱分别固设在四个竖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四个竖板焊接形成的中柱,预制中柱的过程简单方便,结构稳定,降低节间柱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焊接前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焊接中柱时,可先使用第一连接部将对应的两个竖板拼接在一起,对四个竖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固定后再进行焊接工作,提高中柱的焊接精度和焊接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锁紧螺杆、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锁紧螺杆两端的夹紧块;
所述竖板的两个侧边均开设有斜切面,相邻两个所述竖板通过斜切面相互抵接,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与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锁紧螺杆位于中柱内,且所述锁紧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相邻竖板上对应的连接孔后延伸出中柱的外侧;
所述夹紧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夹紧块抵接在竖板对应的连接孔处,所述锁紧螺杆伸出中柱外侧的一端穿过通孔后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抵接在夹紧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相邻两个竖板时,将两个竖板拼接后,再使用锁紧螺杆穿过两个竖板上的连接孔后与夹紧块连接,最后使用两个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到锁紧螺杆的两端,旋紧锁紧螺母的过程中,会逐渐向竖板一侧挤压夹紧块,将两个锁紧螺母全部拧紧后,两个竖板同时受到两个夹紧块的夹紧力,从而使两个竖板的斜切面抵接在一起,完成两个竖板的拼接功能;同时,可通过调整锁紧螺母的松紧程度来调整相邻两个竖板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相邻两个竖板的垂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5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