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装卸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4716.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薛辉;杨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牧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1S17/06;G01S17/88;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美智年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6 | 代理人: | 汪永生;吴晓东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罗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装卸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集装箱装卸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雷达获取集装箱装卸场景的实时数据;将所述实时数据输入物体识别模型中输出目标物体,其中,目标物体包括:集装箱、吊具、拖车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激光雷达获取所述目标物体到所述激光雷达的实时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目标物体和其对应的实时位置坐标生成操作指令以进行集装箱装卸。本公开涉及的集装箱装卸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集装箱装卸场景中各个目标物体的实时位置,进而对集装箱装卸进行控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装卸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集装箱装卸是指以集装箱作为货物单元,采用供集装箱车辆和船舶的装卸、堆场内集装箱堆码、拆垛及转运的专用机械进行装卸的方式。效率高、货损货差少,能达到安全装卸的要求。装卸活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装车、卸车、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结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它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在现阶段,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左右,船运占40%左右。因此,为了降低物流费用,装卸是个重要环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集装箱装卸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集装箱装卸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集装箱装卸场景中各个目标物体的实时位置,进而对集装箱装卸进行控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集装箱装卸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雷达获取集装箱装卸场景的实时数据;将所述实时数据输入物体识别模型中输出目标物体,其中,目标物体包括:集装箱、吊具、拖车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激光雷达获取所述目标物体到所述激光雷达的实时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目标物体和其对应的实时位置坐标生成操作指令以进行集装箱装卸。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多个目标物体的图像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生成所述物体识别模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激光雷达获取集装箱装卸场景的实时数据,包括:通过激光雷达获取所述集装箱装卸场景的点云数据,所述激光雷达放置在所述集装箱装卸场景中的预定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激光雷达获取集装箱装卸场景的实时数据,包括:当激光雷达在所述集装箱装卸场景的预设区域中获取物体数据时,生成警告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激光雷达获取所述目标物体到所述激光雷达的实时位置坐标,包括:通过激光雷达获取吊具到所述激光雷达的第一位置坐标;和/或通过激光雷达获取拖车到所述激光雷达的第二位置坐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物体和其对应的实时位置坐标生成操作指令以进行集装箱装卸,包括:在所述目标物体中包括集装箱、吊具、拖车三者时,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和第二位置坐标生成所述吊具到所述拖车的相对距离;根据所述相对距离生成所述操作指令以进行集装箱装卸。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相对距离生成所述操作指令以进行集装箱装卸,包括: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控制生成所述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拖车前进或后退;在所述相对位置为0时生成所述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拖车进行所述集装箱装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牧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牧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4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