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机电设备的运输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3891.8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芹 |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04;B62B5/00;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通***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机电设备 运输设备 | ||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适用于机电设备的运输设备,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内的压板、固定机构、减震机构和开门机构,开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转轴、第一滚轮、皮带、第二滚轮、第二转轴、滑轮、拉绳和卸货板,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杆、滑板、固定板、第一弹簧和圆杆,固定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若干个固定组件,该适用于机电设备的运输设备,通过开关机构可以方便的控制运输设备的开启和关闭,节省人力,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实现在运输过程中对机电设备的稳定夹持,避免了机电设备之间的碰撞,通过减震机构可以减少压板上的机电设备的震动幅度,从而保护设备内部的零件的稳定连接,减少后期的维护检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机电设备的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会因为路面不平产生晃动,使得机电设备会发生相互碰撞,容易影响机电设备内部零件的正常工作,同时本身运输车在不平的路面行驶自身会产生晃动,使得内部的机电设备产生上下震动,这也容易引起机电设备内部的零件稳定连接,经常会因为震动幅度过大,设备内部零件连接断开,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进行维护检修。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机电设备的运输设备。
本发明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机电设备的运输设备,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内的压板、固定机构、减震机构和开门机构,所述车体水平设置,所述压板水平设置在车体内,所述压板与车体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压板上方,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开门机构设置在压板和车体内部底端之间;
所述开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转轴、第一滚轮、皮带、第二滚轮、第二转轴、滑轮、拉绳和卸货板,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车体内部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电机上,所述第一滚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转轴键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车体内部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所述第二滚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二转轴键连接,所述皮带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滚轮上,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一滚轮通过第二滚轮传动连接,所述卸货板竖向设置在压板上,所述卸货板与压板铰接,所述滑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滑轮与第二转轴键连接,所述拉绳设置在滑轮和卸货板之间,所述拉绳的一端绕设在滑轮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卸货板连接,所述拉绳穿过车体,所述拉绳与车体滑动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有两个,两个减震机构分别位于车体内部底端的两侧,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杆、滑板、固定板、第一弹簧和圆杆,所述滑板和固定板均竖向设置在车体内部底端上,两块滑板均位于两块固定板之间,所述圆杆水平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上,所述圆杆穿过滑板,所述圆杆与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圆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固定板和滑板之间,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压板和滑板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压板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滑板铰接;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若干个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上,所述齿轮与第一转轴键连接,所述齿条竖向设置在齿轮的一侧,所述压板上设有开口,所述齿条穿过开口,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杆竖向设置在齿条上,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齿条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杆水平设置在第一固定杆远离齿轮的一侧上,若干个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压板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筒、第二弹簧、推杆、挡板和连接板,所述套筒竖向设置在车体内部顶端上,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套筒内,所述挡板有两块,两块挡板均竖向设置在压板上,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在两块挡板之间,所述推杆竖向设置在第二弹簧和连接板之间,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推杆套设在第二固定杆上;
所述车体下方设有若干滚动轮,若干滚动轮均匀分布。
为了控制转速,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芹,未经杨玉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3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平锻机用电气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牦牛绒混纺毛巾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