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养身健康摇摆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3303.0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佳;吕九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H1/02;A61H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养身 健康 摇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养身健康摇摆器,包括底座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左端,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内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上端通过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处固定穿插有竖轴,所述竖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底端面,所述竖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内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底端面,所述转盘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竖筒。本发明,可以根据使用者身高来调整座垫的高度,也可以对人体的背部进行按摩锻炼,适用范围比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摇摆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养身健康摇摆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营养越来越丰富,相对的亦越来越讲究养身,而依中、西医界的研究指出,人体绝大多数疾病均和脊椎有关,并且人体绝大多数疾病皆可透过强化脊椎而得到明显改善,所以当人体上半身保持放松、规律且正直的横向旋转运动时,可对脊椎的核心肌群、肌筋膜、韧带作横向锻炼,有强化保护及固定脊椎能力,继而对腰酸背痛、腰椎坐骨神经痛、下背部酸痛等有帮助,且又可强化腹肌力和背肌力以及强化骨质、间椎盘,降低脊椎的负荷。
现有市面上健身摇摆器只能简单的使上半身与下半身作反向扭动来实现健身,但是摇摆器在摇摆的过程中只能对人的腰部进行一定的锻炼,却无法根据使用者身高来调整座垫的高度,也无法对人体的其它部位进行按摩锻炼,适用范围比较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慧养身健康摇摆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摇摆器在摇摆的过程中只能对人的腰部进行一定的锻炼,却无法根据使用者身高来调整座垫的高度,也无法对人体的其它部位进行按摩锻炼,适用范围比较窄”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智慧养身健康摇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养身健康摇摆器,包括底座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左端,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内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上端通过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处固定穿插有竖轴,所述竖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底端面,所述竖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内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底端面,所述转盘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竖筒,所述竖筒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竖筒的上方设置有按摩座,所述按摩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座垫,所述齿环背离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背离齿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的侧壁并延伸至安装腔内,所述蜗杆的背离斜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上端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安装腔的内壁上,所述滑板上螺纹套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面竖直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安装腔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拨动块,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开设有按摩腔,所述按摩腔内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安装板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扶手。
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多个凸块、电动按摩棒和按摩头,多个所述凸块等间距的横向滑动穿插在安装板和限位板的侧壁内,每个所述凸块的一端均贯穿安装板的侧壁并延伸至安装腔内。
优选的,每个所述凸块的另一端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抵板,每个所述抵板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按摩腔的内壁上,每个所述凸块的右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推板。
优选的,每个所述推板的另一端均贯穿限位板背离安装板的一侧并固定安装有电动按摩棒,所述电动按摩棒滑动连接在限位板的侧壁内,所述电动按摩棒背离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按摩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3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羧基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羧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