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污水源热泵的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3187.2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子芃;王大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柏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12;F28F27/0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美智年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6 | 代理人: | 汪永生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污水 源热泵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污水源热泵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其为圆筒形壳体;螺旋溜槽(1),螺旋地设置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螺旋溜槽的槽体具有圆弧形内槽面(11),作为污水流道,内槽面以下设有工质流道(12);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壳体和螺旋溜槽(1)同步的旋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避免或减轻污水中污染物沉积在流道表面导致的传热效率降低,另外,旋转模式又会降低污水的下行速度、加大换热面积、增强在流道径向方向的扰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减小流道被沉积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空气调节系统中的换热器,更具体涉及污水源热泵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冬季供暖的热源主要是煤和天然气,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对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很大,而且煤的使用会排放出其他大气污染物。为此,热泵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热泵技术可根据热源分为:土壤源、水源、空气源、组合热泵。其中,城市污水源热泵具有冬暖夏凉、温变小、水量稳定、热能存储大的特点。目前我国城市日均污水排放量动辄在亿吨以上。采用污水源热泵具有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污水源热泵的换热器主要有沉浸式、板式、淋激式和管壳式换热器四种,都是采用洁净水换热器。城市污水是一种混合水体含:生活污水、雨水、工业废水等。这种混合体中含有多种未知悬浮物以及复杂的化学物质,对于污水源导致的阻塞和结垢均不能很好的解决。具体来说,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存在会严重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悬浮物容易形成累积沉淀,有机物形成化合物沉淀,两种沉淀物附于管壁上产生污垢热阻,降低换热性能。污水中含有泥沙、碎屑、油污、细菌等会腐蚀管壁,较大尺寸废弃物很容易造成换热器阻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源热泵换热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换热器污染物沉积、淤堵流道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污水源热泵换热装置,包括一外壳、一螺旋溜槽和一旋转驱动机构。其中外壳为圆筒形壳体;螺旋溜槽螺旋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螺旋溜槽的槽体具有圆弧形内槽面,作为污水流道,内槽面以下设有工质流道;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壳体和螺旋溜槽同步旋转。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向内设有止挡件,用于限制当旋转时与所述螺旋溜槽的相对移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止挡件是多个止挡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止挡件是对应于螺旋溜槽的匝而设置的限位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转盘和电机。所述外壳置于该转盘上,并且该转盘在安装所述外壳的下圆周面的位置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间隔设有多个止挡板,在所述外壳的下圆周面对应该止挡板有多个卡槽,安装后,所述止挡板卡在所述卡槽中。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装置还包括转轴,位于所述螺旋溜槽的轴心设置,该转轴受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带动所述螺旋溜槽旋转。
进一步地,该污水源热泵换热装置,还包括一溜槽固定体,其为圆筒形,所述螺旋溜槽是固定安装于所述溜槽固定体上。
本发明的换热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螺旋溜槽的转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换热装置可以设置在一柔性基座上,该柔性基座进一步包括:支持板,用于支持所述螺旋溜槽及其安装组件;弹簧,连接于所述支持板,并位于支持板下方;弹簧座,支持所述弹簧。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借助重力实现污水在旋转溜槽中的连续下行,造成对流道表面的冲刷,避免污水中污染物沉积在流道表面导致的传热效率降低,另外,旋转模式又会降低污水的下行速度、加大换热面积、增强在流道径向方向的扰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减小流道被沉积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柏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柏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3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