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2975.X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刘汉青;贾明明;田鹏程;李鑫;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G06K9/00;H01L2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发光二极管 阵列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信号线单元;信号线单元设于衬底的一侧,并位于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信号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显示区域的触摸识别区的第一信号线单元;每个第一信号线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设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第一绝缘层;第一信号线单元,用于在指纹位于触摸识别区时,第二信号线接收第一电平信号,第一信号线输出第二电平信号或第三电平信号;触摸识别区位于显示区域的像素区之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识别出触摸识别区处是指纹谷或脊,进而达到全屏指纹识别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发光二极管(μLED),包括Mini LED和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响应时间在ns(纳秒)级等特点。
目前,μLED由于成本和显示效果的优异表现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显示方向。同时,指纹由于其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几乎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通过指纹识别对人员进行验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实现指纹识别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如何通过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实现指纹识别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信号线单元;
信号线单元设于衬底的一侧,并位于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信号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显示区域的触摸识别区的第一信号线单元;
每个第一信号线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设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第一绝缘层;
第一信号线单元,用于在指纹位于触摸识别区时,第二信号线接收第一电平信号,第一信号线输出第二电平信号或第三电平信号;触摸识别区位于显示区域的像素区之间。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多个第一信号线之间平行设置;
多个第二信号线之间平行设置;
第一信号线在第二信号线在衬底的投影与第二信号线在衬底投影垂直。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线设于衬底的一侧,第一绝缘层设于第一信号线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二信号线设于第一绝缘层远离第一信号线的一侧;或,
第二信号线设于衬底的一侧,第一绝缘层设于第二信号线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一信号线设于第一绝缘层远离第二信号线的一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缓冲膜层、绝缘树脂层和第一钝化层中的至少一层。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缓冲膜层和第二钝化层;
第二缓冲膜层设于信号线单元和衬底之间;
第二钝化层设于信号线单元远离衬底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第一方面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和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
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排列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远离衬底的一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显示面板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阵列基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对应区域设有灯槽;
微型发光二极管设于灯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2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