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02553.2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崔绍辉;颜杰华;林伟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广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2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温开瑞 | 
| 地址: | 528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压强度 再生 混凝土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90~110份;碳化硅强化处理再生骨料,120~150份;天然细骨料,100~130份;聚丙烯纤维,0.3~1.2份;粉煤灰,8~12份;减水剂,1.5~2.2份;水,45~5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碳化硅强化处理再生骨料、天然细骨料、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共同混合,搅拌,然后加入水泥,混合搅拌,再加入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得到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本申请的一种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具有节约砂石资源、抗压强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按照适当的比例配合而成,混凝土的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砂石,而再生混凝土的出现很好的缓解对砂石的消耗。
再生混凝土是在混凝土集料中加入再生骨料,减少新砂石等骨料的加入,再生骨料一般是从废弃的混凝土中获得,废弃混凝土经破碎和清洗后重新作为骨料加入到混凝土集料中,从而减少新砂石的使用,减少砂石资源的消耗。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再生骨料在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细裂缝,微细裂缝的存在容易导致再生骨料的强度降低,进而导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压强度高的再生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水泥,90~110份;
碳化硅强化处理再生骨料,120~150份;
天然细骨料,100~130份;
聚丙烯纤维,0.3~1.2份;
粉煤灰,8~12份;
减水剂,1.5~2.2份;
水,45~5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硅可以进入再生骨料的微细裂缝中,起到填补微细裂缝的作用,提高再生骨料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碳化硅强化处理再生骨料与天然细骨料的配合作用使得在减少使用新砂石、节约矿石资源的同时,使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抵抗外力的能力,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碳化硅强化处理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废弃混凝土破碎,清洗,筛分,得到再生骨料;配制含有碳化硅的水泥浆液,所述含有碳化硅的水泥浆液中水泥、水和碳化硅的重量比为(85~92):100:(0.8~1.2),所述再生骨料加入所述含有碳化硅的水泥浆液中搅拌1~2h,再浸泡3~5h,取出再生骨料,滤去含有碳化硅的水泥浆液,烘干,筛去脱落的固化砂浆,得到碳化硅强化处理再生骨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硅进入再生骨料的微细裂缝后,水泥浆液的水泥浆将再生骨料的表面包裹,水泥浆固化后能够阻挡碳化硅离开微细裂缝,提高碳化硅填补微细裂缝时的稳定性;水泥浆将再生骨料的旧砂浆层覆盖,替代旧砂浆层与后续再生混凝土的水泥结合,提高再生骨料与水泥结合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另外,部分碳化硅会在掺杂在水泥浆的表面,改善再生骨料的界面性能,进一步促进再生骨料与水泥稳定的结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5~9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再生骨料作为混凝土集料中的粗骨料,适合再生骨料发挥其强度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广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广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2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可制造性分析数据集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道偏离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