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减水剂制备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1955.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0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丽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6 | 分类号: | B07B1/36;B07B1/42;B07B1/46;C04B24/22;C04B24/20;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月红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水剂 制备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减水剂制备加工系统,包括底座与筛分装置,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筛分装置;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分支架、筛分单元、筛分支杆、气动单元与筛分气缸。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对于混凝土减水剂制备成型后筛分处理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减水剂筛分装置在对于粉碎后的减水剂粉末进行筛分时,采用的筛分动作单一,只是简单的往复式筛分处理,而且粉末难以向较大颗粒那样可以一直随着筛分装置进行移动,使得粉末容易堆积在筛分网板上造成网眼堵塞,这样对于减水剂的筛分不够彻底,而且筛分效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减水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混凝土减水剂制备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本发明针对的是一种萘磺酸盐减水剂,在这种减水剂制备出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粉碎处理,颗粒的大小决定与混凝土混合后产生的效果好坏,因此需要在减水剂粉碎后在对其进行筛分处理,这样筛分出来的减水剂颗粒大小均匀且尺寸较小,在与混凝土混合时,二者的混合效果会有效提高,从而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
目前对于混凝土减水剂制备成型后筛分处理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减水剂筛分装置在对于粉碎后的减水剂粉末进行筛分时,采用的筛分动作单一,只是简单的往复式筛分处理,而且粉末难以向较大颗粒那样可以一直随着筛分装置进行移动,使得粉末容易堆积在筛分网板上造成网眼堵塞,这样对于减水剂的筛分不够彻底,而且筛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减水剂制备加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减水剂制备加工系统,包括底座与筛分装置,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筛分装置;其中:
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分支架、筛分单元、筛分支杆、气动单元与筛分气缸,底座上表面两端对称设置有筛分支架,筛分支架之间设置有筛分单元,筛分单元上左右对称设置有筛分支杆,筛分支杆上滑动设置有气动单元,且筛分单元与气动单元之间连接有筛分气缸;
所述筛分单元包括筛分电机、筛分轴杆、筛分凸轮、筛分滑杆、筛分凸块、筛分框体、筛分网板与筛分底板,筛分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筛分电机,筛分电机上方设置有筛分轴杆,筛分电机输出端与筛分轴杆一端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筛分轴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筛分凸轮,筛分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筛分滑杆,筛分滑杆一端设置有筛分凸块,筛分凸轮与筛分凸块之间可接触,且筛分支架与筛分凸块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筛分滑杆另一端设置有筛分框体,筛分框体上端面左右对称开设有挂孔,挂孔内安装有挂杆,左右对称的挂杆一端之间设置有筛分网板,筛分框体下端设置有筛分底板。
所述气动单元包括气动框体、气动喷嘴、气动转板、气动轴杆、一号齿轮、气动电机、二号齿轮与进气管道,筛分支杆上滑动安装有气动框体,气动框体内中心以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气动圆槽,气动圆槽底端设置有气动喷嘴,气动喷嘴后端开设有喷气孔,喷气孔上通过支撑弹簧设置有一号磁铁块,气动圆槽上端安装有气动转板,气动转板下表面在其直径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二号磁铁块且两个磁铁块磁极相反,位于气动喷嘴和气动转板之间的气动圆槽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气动转板上安装有气动轴杆,气动轴杆上安装有一号齿轮,气动框体中间设置有气动电机,气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二号齿轮,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啮合连接,若干个气动圆槽之间通过输气管道连接,输气管道通过进气管道与气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丽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丽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