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1668.X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易珂;徐晓刚;刘静;管慧艳;龚心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栖智慧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属性 信息 辅助 行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ID维度上标注行人属性;
S2:构建行人重识别深度学习网络:包括骨干网络、ID分支网络以及属性分支网络,骨干网络作为ID分支网络以及属性分支网络的输入,其中ID分支网络输出行人全局特征向量并预测行人ID,属性分支网络输出属性特征向量并预测行人属性;
S3:构建损失函数,深度学习模型总损失为ID损失与属性损失的和;
S4:准备训练数据集,进行行人重识别深度学习模型训练;
S5:提取被查询图像特征;
S6:计算被查询图像与图库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度;
S7:根据相似度得分进行排序得到识别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属性包括性别、年龄段、是否戴帽、头发长度、上衣袖子长度、上衣颜色、下衣类型、下衣长度、下衣颜色、携带包类型,并将多标签属性转为二值标签属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干网络采用resnet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骨干网络resnet的conv4_x输出作为ID分支网络的输入,所述ID分支网络:包括的网络层结构有全局平均池化层、BatchNorm层、全连接层,其中BatchNorm层输出作为行人全局特征向量,全连接层预测行人ID。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骨干网络resnet的conv4_x输出作为属性分支网络的输入,属性分支网络包括conv5_x模块、全局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sigmoid层,其中全局平均池化层输出为深层属性特征向量,后连接四个全连接分支,每个全连接分支后连接各身体部位属性预测全连接层,sigmoid层进行属性得分预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浅层属性特征网络:提取属性相关浅层特征,骨干网络resnet的conv3_x输出作为浅层属性分支网络的输入,经过全局平均池化层、降维卷积层输出浅层属性特征向量;
深层属性特征网络,提取深层属性特征,骨干网络resnet的conv4_x输出作为深层属性分支网络的输入,深层属性分支网络包括conv5_x模块、全局平均池化层、降维卷积层,其中降维卷积层输出为深层属性特征向量;
属性分类网络,将浅层属性特征与深层属性特征进行拼接形成属性特征向量,后连接四个全连接分支,每个全连接分支后连接各身体部位属性预测全连接层,sigmoid层得到属性评分预测向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损失函数,ID分支网络采用triplet损失和softmax交叉熵进行训练;属性分支网络利用tripletloss和focalloss损失函数分别对属性特征向量、属性评分预测向量进行约束,属性分支损失为Latt_tri和Lattfocal,深度学习模型总损失L:
L=Lid_tri+Lid_ce+Latt_tri+Latt_foca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利用人重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对行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ID分支网络输出2048维行人全局特征向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id_feature,属性分支输出33维属性得分向量att_score。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属性信息辅助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相似度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欧式距离并归一化映射到[0,1],其中α∈[0,1]为平衡特征的权重:
(2)将归一化后的距离转化为相似度得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栖智慧视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栖智慧视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6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