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装门锁组件的装置及其应用的自动化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1465.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1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关桂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太星制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E05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益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01 | 代理人: | 许俊逸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门锁 组件 装置 及其 应用 自动化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有基座,基座上固定设置有机架,基座上设置有能间断性转动的转盘,转盘上绕着其中心轴等间隔顺着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以装载支架组件之下模的装料工位、组装工位、检测工位和卸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对应设置有用以组装门锁组件的装置,所述机架对应组装工位形成第一延伸臂,所述推动机构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安装固定在第一延伸臂上,气缸的气缸轴连接固定所述上支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组装门锁的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门锁组件的装置及其应用的自动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中,前球组件由外球筒、前内挡盖、支架组件、内芯套和后球筒组成,支架组件由支撑架、法兰、下滑板、滑块、弹簧、弹簧托和上滑板所构成,组装时,将法兰套进支承架的一个孔内,装上下滑板将法兰固定,再将弹簧托放在滑块内并装上弹簧后装在支承架上,然后在支承架上装上上滑板,及外球筒和后球筒,再套上内芯套后将支承架的限位部通过工具将其扭转以使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此,前球组件的各个部件便组合在一起无法分开,当转动外球筒和内球筒时,滑块移动能带动门锁的锁舌移动而实现开锁的动作。
在现有生产的过程中,套上内芯套后将支承架的限位部103只能人工通过工具将其扭转后以使内芯套101和支承架102固定连接在一起(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生产效率不高,人工成本高、而且由于工人在扭转时力度不好控制不标准,有时扭转过位而又时又扭转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组装门锁组件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门锁组件的装置,包括上模,上模通过一转动装置安装在一上支架上并在转动装置的作用下能绕着其中心轴来回转动,上支架与一推动机构连接并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上模能上下运动,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凹设有若干扭转凹位,所述上模的上端面向上沿轴向延伸设置有对接轴,所述转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对接轴对接连接,所述上模设置有若干贯通上下端面的穿孔,各穿孔为弧形孔沿着上模的中心轴为转动轴间隔分布,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上模的中心轴为转动轴周向延伸;所述上支架还设置有防转模,防转模的中心设置有防转轴孔,所述对接轴穿过防转轴孔后与电机的输出轴对接连接,防转模对应上模的各穿孔设置有若干轴向防转装置,轴向防转装置具有端部能穿过以伸出穿孔或收缩留在穿孔中的防转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生产时,扭转凹位供限位部卡入并在上模的转动过程中将限位部扭转变形而实现内芯套和支承架的固定连接,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以提高组装门锁的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有基座,基座上固定设置有机架,基座上设置有能间断性转动的转盘,转盘上绕着其中心轴等间隔顺着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以装载支架组件之下模的装料工位、组装工位、检测工位和卸料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对应设置有上述所述的用以组装门锁之支架组件的装置,所述机架对应组装工位形成第一延伸臂,所述推动机构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安装固定在第一延伸臂上,气缸的气缸轴连接固定所述上支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组装门锁的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内芯套和支承架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芯套和支承架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自动化生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以组装门锁之支架组件的装置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太星制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太星制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