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雾化给药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1388.9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华健;宋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来福士雾化医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雾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组件、在上壳组件内设有的雾化组件,及在壳组件底部设有与雾化组件连接的下壳组件。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及无污染且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雾化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是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随着雾化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雾化器装置越来越智能化,也更昂贵,一般使用后不会随意抛弃。智能化雾化装置一般会用到电池、电路板等类电子元器件等相关电子物件,必然会导致电子垃圾的产生污染环境,因此现有雾化器装置都会存在一个共性,使用时间长了雾化装置在使用后即使清洁也必定会产生一定量药液沉淀,变质滞留在雾化装置里,若这些残留药液重复多次且长时间不断使用将会污染新药液或对新药液产生另一种化学反应,如此很有可能将对患者造成其他疾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及无污染且环保的便携式雾化给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雾化给药装置,其中,包括上壳组件、在上壳组件内设有的雾化组件,及在壳组件底部设有与雾化组件连接的下壳组件。
上壳组件包括上壳和在上壳的顶部上设有与上壳内部相通的吸嘴,及在上壳的前后侧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
下壳组件包括在上壳底部设有沿着上壳内部上下滑行的下壳、在下壳内设有的储液仓、在下壳两侧分别设有向外突起的固定架、在两侧的固定架底部分别设有配合下壳上下滑行限位的限位板、在与上壳前后侧面滑槽对应的下壳上分别设有限制下壳在滑槽范围内上下滑行进行的限位框,及在限位框范围的下壳上设有的防滑纹。储液仓内设置有药液瓶;所述的药液瓶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架配合固定药液瓶的底盖。
雾化组件包括在上壳顶部设有与吸嘴相通的通孔、在位于通孔位置的上壳内侧设有的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向上延伸穿过通孔且带有外螺纹的第一螺纹管、在支架上设有向下延伸穿过且带有外螺纹的第二螺纹管、在第一螺纹管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管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固定环、在第一螺纹管顶部与第一螺纹固定环之间设有顶部带微孔网片且底部有部分延伸到第一螺纹管内部的喷头、在喷头内设有的第一内芯固定管,及在第一内芯固定管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的高密度储液棉和第一单向阀、在第二螺纹管上设有与第二螺纹管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固定环、在第二螺纹管顶部与第二螺纹固定环之间设有的第二内芯固定管、在第二内芯固定管内插入向下延伸至药液瓶内部的导液管,及在导液管的顶部位置内设有的第二单向阀。
第一螺纹管与第二螺纹管相通。
连通所述第一螺纹管内的第一内芯固定管和第二螺纹管内的第二内芯固定管之间的通道设置有一级增压仓。
位于第一单向阀上方的第一内芯固定管内部空间设置有二级增压仓;
第一螺纹管与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第一内芯固定管与第一螺纹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第二内芯固定管与第二螺纹管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来福士雾化医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来福士雾化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网络数据泄露的安全监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户外高炮广告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