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切割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0639.1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盛端 |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圈切割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将线圈快速切开且能够将铜线全部取出的线圈切割装置。一种线圈切割装置,包括:型架,型架顶部之间设有底板;滑轨,底板顶部设有多个滑轨;切割机构,底板顶部设有切割机构;去铜线机构,底板顶部设有去铜线机构。通过启动电机,实现第一传动轴转动,接着在切割机构与去铜线机构的配合下,实现对线圈的自动切割和自动拉出铜线,进而降低人们的工作难度;通过设有宽半圆块,进而实现对线圈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圈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
而对于废旧会质量不合格的线圈,人们通常都会将其进行回收,达到回收铜线圈和硅钢片的目的,其中,对于一些回收后的铜线圈和硅钢片还可以进行再次利用,能提高厂家经济效益,传统的处理方式多是人工手动进行,首先人们用切刀将线圈切开,接着用夹具将线圈内的铜线拆下,这样不仅效率较低,且操作不便,而现有的处理装置,一般结构复杂,且不能够将线圈内的铜线全部取下,而这就导致机器处理完后,还需人工手动将再次返工。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将线圈快速切开且能够将铜线全部取出的线圈切割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将铜线全部取出,需要人工手动将再次返工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线圈快速切开且能够将铜线全部取出的线圈切割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切割装置,包括:型架,型架顶部之间设有底板;滑轨,底板顶部设有多个滑轨;切割机构,底板顶部设有切割机构;去铜线机构,底板顶部设有去铜线机构。
进一步地,切割机构包括:电机,底板顶部设有电机;第一传动轴,底板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皮带轮组件,第一传动轴与电机输出轴之间设有皮带轮组件;宽切刀,第一传动轴上设有多个宽切刀;移动块,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移动块;置物台,移动块顶部之间均设有置物台。
进一步地,去铜线机构包括:主齿轮,第一传动轴上对称设有主齿轮;第二传动轴,底板上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从齿轮,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从齿轮,从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缺齿轮,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缺齿轮;移动齿条,底板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移动齿条,移动齿条与缺齿轮啮合;细圆筒,移动齿条上均设有细圆筒;带槽粗圆筒,底板顶部对称设有带槽粗圆筒,细圆筒与带槽粗圆筒滑动式连接;爪子,细圆筒上均匀转动式设有爪子,爪子在带槽粗圆筒内滑动;复位弹簧,移动齿条与底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细弹簧,爪子与细圆筒之间连接有细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套环,置物台上均均匀间隔设有套环;转轴,套环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宽半圆块,转轴上均对称设有宽半圆块;下压块,宽半圆块上均滑动式设有下压块;短弹簧,下压块与宽半圆块之间设有短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机构,把手机构包括:固定块,宽半圆块上均设有固定块;提手,固定块之间设有提手,提手穿过固定块与置物台相卡接。
进一步地,下压块下部为弧形。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启动电机,实现第一传动轴转动,接着在切割机构与去铜线机构的配合下,实现对线圈的自动切割和自动拉出铜线,进而降低人们的工作难度。
2、通过设有宽半圆块,进而实现对线圈的固定。
3、通过将提手卡进置物台内,进而将线圈更好的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本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盛端,未经杨盛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