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0558.1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露萍;高柱;石小涛;胡明祺;曹小建;李佳玲;于天崇;乔曼曼;于航;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8/08;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毅 |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鱼类 趋氧性 特征 改善 鱼道 效果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增氧机、若干个增氧单元及计算机控制器;若干个增氧单元等距离间隔设置于鱼道内壁;增氧单元包括增氧管道、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及排气管;增氧管道与排气管通过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连接;增氧机的输出端与增氧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排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气泡石;计算机控制器与增氧机和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相连,控制增氧机的氧气输出量和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本发明既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成品增氧装置诱鱼,又可以满足鱼道小底坡长距离的要求,间接延长增氧装置在水中的增氧范围,达到保护鱼类资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鱼道作为减缓鱼类受水利工程阻隔影响的生态补偿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及环保行政部门的关注。目前所建设的鱼道,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水流诱鱼方面,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鱼道几何结构,产生鱼类喜好的水流条件,吸引鱼类通过。还有利用鱼类趋光性特征吸引鱼类上溯,通过集鱼灯等装置改善过鱼效果。但实践研究发现,此类鱼道产生的水流条件和光照条件,往往对鱼类吸引作用有限,鱼被诱引后往往向前游行一段时间就停滞不前或返回原处,导致鱼道过鱼能力不甚理想,并且过鱼种类有限,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鱼道设计者需要拓展诱鱼的手段,改进鱼道的设计。
鱼类生活在水中,靠溶解氧维持生命循环,中科院水生所水化专家孙兴湘先生曾说:溶解氧是鱼类摄食的限制性因素。邢乐仁在“鱼类趋氧性假说”(垂钓,2001(09):38-39)中说到:哪里有条件(包括有充足的氧气)吃食,鱼儿就游向哪里,这是鱼儿的天性。所以只要溶解氧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可以成功地大量诱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及其方法,既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成品增氧装置诱鱼,又可以满足鱼道小底坡长距离的要求,间接延长增氧装置在水中的增氧范围,达到保护鱼类资源的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鱼类趋氧性特征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装置,包括增氧机、若干个增氧单元及计算机控制器;所述若干个增氧单元等距离间隔设置于鱼道内壁;所述增氧单元包括增氧管道、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及排气管;所述增氧管道与排气管通过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连接;所述增氧机的输出端与增氧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气泡石;所述计算机控制器与所述增氧机和所述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相连,控制所述增氧机的氧气输出量和所述插入式自动开关一体阀。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所述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设置于鱼道内侧壁且位于两个相连接的增氧单元之间,用于监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并将测量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控制器。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当所述增氧单元为若干个时,若干个增氧单元采用串联、并联或者分叉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氧管道外置在鱼道两侧内壁或者内嵌于鱼道两侧内壁。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氧机采用罗茨鼓风机。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氧管道为PE热熔管材质的多通孔分流管道,所述排气管为硅胶牛筋材质的透明软管。
基于所述的装置改善鱼道过鱼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立标点预测模型的方法、装置
- 下一篇:含菊芋提取物的水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