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装修打孔用除尘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9582.4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B28D7/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耿佳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装修 打孔 除尘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装修打孔用除尘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握把、钻墙装置,主体的正中间设置有握把,钻墙装置安装在主体的正前端,钻墙装置包括集尘装置、固定套、集尘盒、钻头,集尘装置包括伸缩壳、伸缩槽、复位弹簧、防尘装置、缩进壳,防尘装置包括穿透孔、空槽、防落槽、防尘头,防尘头包括橡胶块、摩擦块、空腔、变形槽、摩擦槽,本发明利用复位弹簧复位带动缩进壳往钻头周围的墙壁上顶,接住钻头与墙体摩擦产生的粉尘,对掉落的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落在洁白的墙面上,造成弄脏墙体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装修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室内装修打孔用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的时候安装空调,如房子中没有实现留好空调内机与外机连接的孔,需要通过打孔设备来进行穿孔,对墙体钻孔通常都会使用专门的打孔机,打孔机具有较强的扭力和较快的钻孔速度,能够将较厚的墙体打穿。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室内装修打孔用除尘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在打孔的时候由于钻头旋转与墙体进行摩擦,从而在钻头与墙体之间产生粉末,粉末跟随钻头旋转往孔外进行移动,使得粉末从钻孔中掉落附在洁白的墙壁上,导致钻孔会弄脏墙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装修打孔用除尘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室内装修打孔用除尘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握把、钻墙装置,所述主体的正中间设置有握把,所述钻墙装置安装在主体的正前端,所述钻墙装置包括集尘装置、固定套、集尘盒、钻头,所述集尘装置的后端正中间设置有固定套,所述集尘盒位于集尘装置的内部后端,所述钻头贯穿于固定套。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装置包括伸缩壳、伸缩槽、复位弹簧、防尘装置、缩进壳,所述伸缩壳的内部正中间设置有伸缩槽,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伸缩槽的内部,所述防尘装置嵌固在伸缩壳的前端,所述缩进壳卡合在伸缩槽中,且与复位弹簧活动配合,所述防尘装置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穿透孔、空槽、防落槽、防尘头,所述穿透孔横向设置在防尘装置的内部正中间,所述空槽环绕与穿透孔的侧端设置,所述防落槽位于防尘装置的外端面,所述防尘头嵌固在防尘装置的前端正中间,所述防落槽为波浪状。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头包括橡胶块、摩擦块、空腔、变形槽、摩擦槽,所述橡胶块的上部设有五个以上的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为圆弧状,且横向排列在防尘头的底部,所述空腔设置在摩擦块的上端,所述变形槽设置在摩擦块的内部上端面,所述摩擦槽为三角形状,设有十个以上,且环绕于摩擦块的端面排列,所述变形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盒包括接触块、进尘板、隔离板,所述接触块嵌固在集尘盒的内部后端,所述进尘板为半圆状,设有两个,分别卡合在集尘盒的前端两侧,所述隔离板设有三个横向排列在集尘盒的内部,所述隔离板的端面为波浪状。
进一步的,所述进尘板包括卡合槽、拖动板、卡齿条、转轴、回卷弹簧、挡尘板,所述卡合槽设置在集尘装置的侧壁内部,所述拖动板卡合在卡合槽的上端,所述卡齿条嵌固在拖动板的底端,所述转轴卡合在卡合槽的底端,所述回卷弹簧与转轴活动配合,所述挡尘板嵌固在转轴的底部,所述卡齿条与转轴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尘板包括安装座、通尘孔、导尘块、导向槽,所述安装座嵌固在挡尘板的顶部,所述通尘孔设置有两个,且垂直设置在挡尘板的侧端,所述导尘块嵌固在通尘孔的两侧,所述导向槽设有十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通尘孔的内端,所述通尘孔的孔径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复位弹簧复位带动缩进壳往钻头周围的墙壁上顶,接住钻头与墙体摩擦产生的粉尘,对掉落的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落在洁白的墙面上,造成弄脏墙体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