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种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6898.8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彬超;王葛平;蒋浩;周金飞;李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锐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3 | 分类号: | G06F16/13;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种 数据 平台 交互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多种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往往因为缺少配合而无法使用对方数据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注册资源来源并以资源来源作为资源提供平台;将需要共享或者展示的资源字段编辑形成资源目录;将资源目录提交大数据管理部门设备进行审批;根据获取到的审批信息,将资源目录发布;资源订阅设备根据资源提供平台的共享属性确定资源目录的订阅流程;资源订阅设备根据订阅流程从资源共享平台对资源数据进行订阅;资源订阅设备从资源提供平台中依据资源目录调取资源数据,进行数据交换。本申请具有实现数据资源在不同部门间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交互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种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政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解决问题的良策,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目前政府机关作为政务信息的拥有者,掌握着大量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与民生数据。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11457133.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服务于电子政务的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接收模块、整理模块、数据更新模块、存储模块、控制器、显示屏、警报单元、浏览模块、登录模块、记忆模块、分析模块和验证模块,其中,接收模块与整理模块通信联接,数据整理模块与存储模块通信联接,整理模块与数据更新模块通信联接,数据更新模块与存储模块通信联接,存储模块与控制器通信联接。通过数据更新模块对更新数据信息的标识,便于将更新数据与原有数据进行区分,在数据更新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到存储模块时,用更新数据将原有的旧数据进行替换,防止新旧数据的重复存储,以及查询的结果不准确,增加信息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大量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而部门之间往往因为受到条线分割、各自为政的束缚,部门间缺少配合,共享难度大,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开发共享受到限制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数据无法进行交互共享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种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种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种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共享平台注册资源来源并以所述资源来源作为资源提供平台,所述资源共享平台设置资源提供平台的共享属性;所述资源来源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或第三方应用系统;
所述资源共享平台将需要共享或者展示的资源字段编辑形成资源目录;
所述资源共享平台将所述资源目录提交大数据管理部门设备进行显示,并获取大数据管理人员输入的审批信息;
所述资源共享平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审批信息,将所述资源目录发布以供订阅,然后将所述资源目录传输给所述资源提供平台并依照所述资源目录抽取资源至资源提供平台以备调取资源目录下的资源数据;
资源订阅设备根据所述资源提供平台的共享属性确定所述资源目录的订阅流程;
所述资源订阅设备根据所述订阅流程从所述资源共享平台对所述资源数据进行订阅;以及,
所述资源订阅设备从所述资源提供平台中依据所述资源目录调取所述资源数据,进行数据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锐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锐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