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6562.1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吕述晖;桑登峰;吴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板 表面 应变 测试 保护 装置 安装 方法 | ||
1.一种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框架,每个所述半框架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凹槽,通过任一所述半框架的凸起与另一半框架的凹槽插接,使得所述两个半框架连接成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用于安装在待测钢板表面,在所述框架组件安装在待测钢板表面后,所述两个半框架在待测钢板表面上围成用于安装应变测试桥路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填充有第一密封层和包覆在第一密封层外侧的第二密封层,所述两个半框架中的一个半框架上开设有连通安装空间与外部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内填充有第二密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半框架靠近待测钢板一侧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剖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半框架与待测钢板表面剖口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半框架靠近待测钢板一侧的局部外壁上设有第二剖口,所述第二剖口与待测钢板之间通过焊接材料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橡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条的长度等于凹槽的长度,其宽度和高度均等于凹槽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框架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密封凹槽与相应凸起之间缝隙的柔性密封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层为环氧灌封胶层,和/或,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柔性密封层为硅橡胶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钢板表面应变测试桥路保护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预设应变测点为中心对待测钢板表面处理,露出平整的待测钢板表面,处理面积不小于所述框架组件的面积;
将所述框架组件安装在待测钢板表面,使其中心与预设应变测点重合,且任一所述半框架的长度方向与所测试应变方向垂直,两个半框架在待测钢板表面上围成安装空间,清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异物;
在预设应变测点粘贴应变测试桥路,将所述应变测试桥路的电缆从第一线槽穿出至安装空间的外侧;
在应变测试桥路上覆盖第一密封层,安装空间内除第一密封层外的其余空间用第二密封层填充,并在第一线槽内填充第二密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钢板表面设有保护角钢,所述保护角钢的下端设有锥形封口,在所述将所述框架组件安装在待测钢板表面的步骤之前,所述安装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框架组件置于待测钢板表面,使其中心与预设应变测点重合,且任一所述半框架的长度方向与所测试应变方向垂直,在待测钢板表面对应第一线槽的位置进行标记;
将所述框架组件移开,根据标记对待测钢板表面进行切割,形成第二线槽,并将第二线槽远离预设应变测点的一端切割至保护角钢的位置;
在所述将所述应变测试桥路的电缆从第一线槽穿出至安装空间的外侧的步骤之后,所述安装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线槽远离应变测点的一端切割至保护角钢的位置;
将所述应变测试桥路的电缆沿着第二线槽引入保护角钢内,并沿保护角钢引出至桩顶;
在所述第二线槽内填充第二密封层,在所述保护角钢内填充发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5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车AMT停车侧取力控制方法
- 下一篇: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