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枕式包装机的三重中心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6547.7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石梦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进制业 |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枕式包 装机 三重 中心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枕式包装机的三重中心密封装置。本发明包括:多个薄膜供给滚轴,其配备于枕式包装机的一侧,展开薄膜卷并向一侧供给;引导模型,其配备于枕式包装机,起到将通过薄膜供给滚轴以展开的状态向一侧移送的薄膜P与产品尺寸匹配地紧贴卷起并包裹的作用;中心密封部位褶皱形成部,其配备于枕式包装机的正面,通过驱动部的驱动运转的同时,薄膜的密封部位自动折叠为多重的之字形模样,从而可无缺陷地进行包装作业;涂布辊,其配备于枕式包装机的另一侧,切割排出的包装纸的同时密封。本发明由于薄膜的中心密封部位折叠成3重并粘贴,可无缺陷地进行包装作业,大幅提高密封装置的品质和可靠性,满足生产者的多种要求,可留下良好的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枕式包装机的三重中心密封装置,更为详细而言,由于薄膜的中心密封部位以三重(2层×3=6层,以下相同)的形式折叠粘贴,因而可无缺陷地进行包装作业,由此大幅提高密封装置的品质和可靠性,因此满足生产者的多种要求(需要),从而可留下良好的印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如果要自动包装多样种类的已生产的产品,在封箱机、带状密封机、捆结机(tying machine)等的机械将已经按基本单位包装的产品一定量地放进盒子或聚集,然后接近所述包装机的话,则通过传感器识别自动运转并快速地包装出来。
或使用树脂薄膜(例如:PP,PE,OPP,BOPP,HDPE,LDPE等)对单个或少量的一定数量进行单位包装时,有三面、四面、枕式、托盘、收缩、真空、填充包装等,形状或方法多样,其种类甚至难以全部计算,但由此我们人类享有很方便的日常。
其中,本发明局限于枕式自动包装机,这个也是上、下端密封部分除外,限定于中心密封。
目前枕式包装机主要多使用于食品类包装,此时由于卫生和健康等的理由而使用层压的厚薄膜(例如:OPP+PE→40μ+30μ=70μmm薄膜厚度),因此在流通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包装上的问题。
但是,非食品(例如:纸杯)的情况下,由于产品本身为一次性且单价低,现实是因为微薄的利润,而只能使用最薄且便宜的包装材料。
因此,自1997年开始在韩国纸杯行业普及可用的自动包装机以来,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厚度10μmm左右),所述薄的高密度聚乙烯在以往的枕式自动包装机上使用时存在许多问题,从而选用立式(vertical)L-密封型包装机并进行了普及。
但是遗憾在于,L-密封型包装机由于具有一定大小的体积的密封棒(切割机)自身占据的空间,因而不得已形成了松弛的包装形态,因此不仅包装用薄膜的过度消费,包装样式也留下不好的影响。
另外,在以往的枕式包装装置相关的行业,使用想要节省成本的不到10μmm左右薄的薄膜时产生了下面的问题。
换句话说,如图1、2所示,以往的技术问题在于,包装纸的密封部位边缘(边角)一侧长,另一侧长长地凸出密封,因此看起来美观上不好,包装纸容易被撕开或裂开,从而生产不良产品。(不适用于一般食品包装纸,只适用于类似纸杯包装纸的薄的厚度的薄膜)
尤其,以往的技术问题在于,由于薄膜的中心密封部位折叠为三重的之字形模样而实现,因此包装不良商品产生率高,从而导致作业效率低下。
此外,所述以往的技术问题在于,使用薄的薄膜时,由于薄膜容易撕裂或因过热而熔化破裂。
并且,所述以往的技术问题在于,无法保持无薄膜的多余部分及无错位的好的密封状态。
此外,所述以往的技术问题在于,在使用薄的薄膜时,无法紧贴地完成密封作业。
因此,所述以往的技术问题在于,由于无法使用薄的薄膜,因此无法大幅节省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以往都是从下面的先行技术文献中开发出来,但仍然存在无法一举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进制业,未经现进制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