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6110.3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名;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强森维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易燃易爆 气体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仪,包括本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一端设置有蓄电池且控制器的顶部设置有控制按钮;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手柄;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接口,且接口顶端设置有万向管,万向管的顶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固定件。该种手持式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仪在检测时只需让万向管的红外线传感器端位于检测区域即可进行检测,万向管的设计满足不同场所的检测需要,适用性较强;且该种气体检测仪还设置有排气口,当气体进入到检测仪内部时可通过排气口排出;且本体因一侧还设置有弧形固定件,当不需要检测时可将万向管固定在弧形固定件内,方便收纳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现有很多化工厂中由于生产需要会产生很多易燃易爆炸气体,为了生产安全需要经常对生产车间进行易燃易爆炸气体浓度检测,防患于未然。现有的一些用于检测易燃易爆炸气体浓度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探头无法调节角度,检测区域相对受限。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手持式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仪。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手持式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仪,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蓄电池且控制器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本体的正面固定嵌有显示屏,且本体的背面固定设置有充电口,且充电口固定设置在蓄电池的顶部;所述本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手柄;所述本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接口,且接口顶端固定设置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固定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螺钉,所述弧形固定件通过螺钉与本体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固定件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有橡胶垫,且弧形固定件的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限位杆的内底板上且弹簧表面套有橡胶材质的弹簧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控制按钮和显示屏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口处固定设置有滑盖,且滑盖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口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盖通过滑块与充电口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盖的两端固定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固定设置在控制器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与本体底端固定连接且手柄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滑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手持式易燃易爆炸气体检测仪固定设置有万向管,且万向管顶端固定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在检测时只需让万向管的红外线传感器端位于检测区域即可进行检测,万向管的设计满足不同场所的检测需要,适用性较强;且该种气体检测仪还固定设置有排气口,当气体进入到检测仪内部时可通过排气口排出;且本体因一侧还固定设置有弧形固定件,当不需要检测时可将万向管固定在弧形固定件内,方便收纳和携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强森维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强森维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